上海市梅陇地区14岁的小明曾离家出走,混迹网吧9昼夜,被母亲找回后,竟沿下水管从4楼爬到底楼,溜回网吧。 去年6月,江苏昆山的16岁少年袁某为了“反抗”父母禁止他去网吧,竟用菜刀砍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网吧为何具有这么大的“魔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忘却压力“学习太紧张了”,“老妈太烦了”,“日子过得太无聊”……网友们各说各的原因,但他们都认为网吧是个自由的场所,在里面可以沉浸于游戏或聊天中,忘却考试、忘却竞争、忘却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结识朋友如今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
中学生上网做什么?调查表明: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和发E-mail。是什么心理使学生们如此痴迷网络呢?有以下几种心态,值得我们教育者研究: 1、依赖心理和网络成瘾症。 青少年是当前“网络一族”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虚拟社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 2、孤独心理和社交恐惧症。 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活生生的、有感情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健康问题。 3、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症。 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
在许多中学生眼里,新世纪是与电脑联系在一起的。从开心游戏、听CD到网上学习,中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据有关媒体统计,国内目前上网人员中,15岁至20岁的中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一份调查显示,城市中学有近一半的同学上过网,有条件经常上网的学生占30%。这些同学主要在家里、学校和网吧上网,还有个别在父母单位上网。其中一半的学生承认自己上网只是随便玩玩,2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网是为了获取有益信息。也有学生说自己上网是为了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力求掌握新的本领。网际聊天――中学生最时髦的交际方式调查发现,聊天室是中学生访问
凡是有了一段在网海里泛舟的经历,或借助于QQ,或借助于论坛、博客,恣意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言来语去,灵犀相通,谁都难免结交几个说得着的异性朋友。说是“红颜知己”也好,说是“第四种情感”也罢,但就其实质来讲,不过是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这与那“恋爱”之“恋”毕竟还差着老大的距离呢!如果要把它定性为“自己网恋了”,在这个基础上假设的话,那么——一、假如你现在青春年少,正当谈婚论嫁的年纪。而且,身边既没有你爱的,也没有爱你的。那么,你自然会毫不含糊地与你的朋友由交流而进级真正的“网恋”,由“网恋”而结为终身
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大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重点高校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80%。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不一而足。上网聊天时常有颓废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情绪,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 华北电力大学在本校范围内作了一次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3%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和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泌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其宏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分之八十以上青少年犯罪受到网络色情暴力影响,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李其宏结合自身工作谈了网络色情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我从1988年到法院,一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最主要的感触就是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很大。”李其宏代表感慨道,“在审理的案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受网络上色情、暴力的东西影响有关系。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好奇心比较重,是非难辨。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一些暴力的情节或网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