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交友、购物,这些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有了网络而更加便利。网络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上班离不开网络,下班回到家还会上一下网。也许你觉得这很平常,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因此逐渐染上了网络依赖症。这种病就像病毒一样在不断扩大,而危害也极其严重。网络依赖症,上班族和青少年更应该预防有的人一上班就会挂上MSM或者QQ,甚至还开通了移动MAN和QQ,似乎没有了网络,自己就缺少安全感一样。这种现象在上班族中相当普遍。青少年对于网络的迷恋,主要来自网络游戏,在游戏的世界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
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一、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百分之7.9。专家建议,学校要为网络成瘾症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氛围,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从心理上彻底斩断网瘾,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调查】大学生网瘾成研究热点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随机抽取上海市4所大学的4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结果表明:有427名学生已经接触并使用过网络,有34人符合网络成
忽闻“网瘾”被认定为精神病范畴了。这个词原本是让精神科医生熟悉些呢,还是应该让我等心理咨询师不觉陌生?有一个认识的老师,做网瘾有她一套路子,孩子这边聊聊,父母那边聊聊,再一起聊聊,七八成的案例就好了很多。当然时间跨度一般要半年以上,才能有明显的效果。看来没有去精神医院,效果也会如此出众。可是,不管以前谁更熟悉网瘾,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咨询师会越来越陌生,因为精神病不属于我们的咨询范畴,很有可能网瘾直接就会建议去医院诊治。不解之处在于,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不可否认的是网瘾并非遗传也不会完全是气质性的。那么既然是非
过节空闲时间多,一些爱好上网的市民过了把网瘾,聊天、玩游戏不亦乐乎,上班了才发现身体多处不适。本市部分社区医院接待了不少这样的市民。为此医生提醒:上网娱乐应有节制,以免损害身体健康。在本市某企业工作的胡先生平时比较忙,爱好上网的他只能抑制诸多网上兴趣。春节长假期间,他开始通宵上网,聊天聊得累了就打会儿游戏,游戏打累了就上本地热线攉轮子、搓麻将或斗地主,数天后,精神上还愉悦的他身体受不了了,手腕酸胀,眼睛酸疼。跟社区医生一交流,全是上网过度惹的祸,稍作按摩后胡先生的不适症状才有所好转。社区医生提醒广大市民,
症状一:极度恋网 如同“鸡”与“蛋”,目前在“成瘾”与“上网时间变长”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上尚无公认的结论,但长时间恋网无疑是网络成瘾者的“标签”。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平均每周上网25至30个小时,且不分白天黑夜。与非成瘾者相比,他们的上网频率高出1倍,多耗费2倍的时间。计算机学科学生的成瘾几率明显高于文、理、医科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多。一些网络成瘾者明知过度恋网不是好事儿,但仍摆脱不了对网络的依赖,无法停止上网或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症状二:不谙人际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