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爱情流行疲惫的年代,许多人结婚前一张单人床都觉得大,结婚后一张两米大床都觉得小。于是一种新的情感主张叫“半糖主义”。半糖主义:新的情感主张以前TONNY每天上班前都要和我吻别,现在临走招呼都不打一个。 有事打电话去他公司,他送上一句“我现在很忙”,电话“吧嗒”一声就挂了;两人一起吃饭,以前他频频给我夹菜不说,连鱼都是要挑净了刺才送到我碗里的,现在我精心准备了晚餐,他筷子胡乱一搅,顶多评价几句“这个咸了,那个淡了,这个菜没洗干净,那个炒得不够嫩”。以前总是他给我一些暗示,现在即使我一丝不挂躺在他
专家指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焦虑和强迫症状,一定要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对未来感到没有希望,不想活了;见人就紧张,口吃;生活、学习上有奇怪的毛病……这些可能让家长烦透的情况可能是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障碍引发的问题。昨天,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杨志伟博士就此进行了剖析。 近来,深圳几名中学生的自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惋惜和关注。杨博士认为,自杀可能是青春期逆反心理和情绪问题造成的。他说,青春期是第一个自杀的高危期。为什么呢?杨博士认为,这与青春期孩子发展面临的心理冲突,性格的不稳定以及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有关
教育专家提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另一位家长无需坐班,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中国
学会忘记 今天在清理房间的时候,终于狠狠心把一些不舍很久、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用场的物件扔掉。看着清理过的房间,觉得舒畅多了。 端着一杯茶,静静地坐着,禁不住思绪万千。房间里的东西、杂了,看上去不舒服。心房里呢?也该清理清理,把该扔的扔掉,这就是“忘记”吧。 忘记有时比记住更重要。亲朋间偶有不周,领导表扬偶有疏漏,奖金分配偶有不公……陈谷子兰芝麻鸡毛蒜皮把心房塞得满满的,耿耿于怀,放弃不下,鸡争鸭斗无休无止,这样的人,活着又怎能轻松、舒畅?还有的,心房里充斥的是个人的名利是非恩怨针尖儿大的
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技术创新,竞争力来源于人的活力,大学生应该对学习内容与安排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专门人才,又要广泛对青年和成年人开放,培养各类通用实务人才●学生围着学历文凭转,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难以成为择业和创业的主体,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待业或下岗不足为奇。用人单位单凭学历录用,不能真正选贤与能,就难以避免冗员和庸员,这样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也不足为怪 ●高等教育应该从学历文凭教育转变为学位课程教育,从一考定终身并一次学完的学习制度转变为专科与本科学分相通的终身可及的学习
每天,工作压力都动摇着人们的婚姻生活。各种研究表明,百分之25到百分之40的工人认为工作压力太大,有百分之56的人的配偶因此也跟着倒霉。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东西,除非采取措施,否则它可能会破坏婚姻生活。 配偶的某些工作状况的变化,如在工作中的职责变化-升迁、降级、责任增大-般会在心理上给另一方造成深刻影响,加重另一方的压力。心理学家建议,为了解决压力带来的问题,夫妻双方应经常彼此交流,虽然这对解除当时的压力“无济于事”,但确实有益。另一方自己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压力,比如经常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