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的患者临床特征一般为:1. 患者的主诉较多,各种躯体症状尤为突出;而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似乎更多地表现为对自身躯体生理障碍的担忧。2. 精神运动性抑制现象较少,常常伴有疑病症状;多数患者表现悲观、消沉、疲乏,无能,及忧虑、不安,恐惧,伤感,疑惑。3. 病程多数慢性迁延,容易反复发作或加剧,疗效不稳定,不经治疗难以自愈;4. 患者的医疗状况多数较为复杂,相当多的患者同时在一些医院的临床各科就诊。各种医学检查过多过频,容易产生医源性心理负担;多科用药合并服用机会增多,容易产生药物间的相互干扰,
所谓的感知是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并反映至大脑所获得的信息。如颜色、味、触、温觉等以及躯体内部器官的活动情况,肌肉、关节的运动等。感觉是一个人认识活动的基础,有一定的界限、范围,并受心理、生理的影响。知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感觉,是对感觉到的事物的综合认识和整体印象。常见的知觉障碍有以下几种:●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或确认。正常人在疲劳、衰弱、过度紧张或感知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过一般较短暂,并能纠正。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就是这个道理。●幻觉:指对客观环境中,缺乏相应的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但现实是,不少孩子一上课就犯困,一提到学习就头疼,有厌学情绪。家里有了厌学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来逐渐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一无特长,二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如常上游
心理医生在门诊中经常会发现一些25岁到40岁的拥有高学历、置身高新技术行业的白领人士,尤其是那些常与高流量信息打交道的正常成年人会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发病间隔、起病时间都不一定,但他们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心理专家们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可以暂时称之为“信息焦虑综合症”。但因其不能独立为疾病病种,所以心理医生对这种情况的书面描述是:信息过度吸纳引致的紊乱体征。顾名思义,信息焦虑综合症就是由于过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仅是中国传统,也是人类自然规律所至。但是由于社会的压力或者诸多原因,偏偏有些人熬到了被称之为大龄的年龄还依旧是孤影丽人,为什么又漂亮又有气质,还有事业,但惟独没有婚姻呢?30岁以前从来没有着急过,身边这么多男人围着,随便嫁给谁都好啊。可是当真的想嫁人时才发现,有的不合适,有的先一步走开,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有些时候开始对自己悲观失望,认为爱情再也不会光临,从此与爱情无缘了。这时要警惕大龄女很有可能会患上以下心理问题。逆反心理有的大龄女性,以往择偶要求过高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本因吸取
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