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精神文明 > 中心文化 > 详细

来自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医患故事之六——那一刻,我决心永不放弃

发布时间:2015/8/28 16:51:59文章来源:
 

钢窗铁门,全封闭管理,天天面对精神异常、间或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岗位。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有这样一支医护队伍,他们面对的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异常的患者,治疗这些病人不仅仅靠药物,更需要关爱和心灵的引导。在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全面呵护病人的亲人。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精神科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在精神科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里,我也曾胆怯过、彷徨过、犹豫过。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我们要付出与其它科护士不一样的努力和艰辛,需要“哄”着病人吃饭、服药、理发,间或还可能受到病人的攻击行为;为不能自理的病人处理大小便,换洗衣物;巡回护士要不停地在病区巡视,防止病人自伤、他伤,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甚至还要为无家无亲人的病人养老送终,一直陪伴到其生命终点……而他们恰恰是一些与自己毫无血亲交叉点的人群。

  “整天和精神病人在一起,烦吗?”时常被同学、朋友问起。

 一件偶然的事情,深深地触疼了我的心。

 那是临近春节的一天,正赶上我值夜班,窗外北风呼呼地刮着,病房里的病人都已进入了梦乡。

 由于春节临近,病区三分之一的康复期病人已被亲人接回家过年,病房里一下子空旷了不少。留在医院过年的病人中,绝大多数的亲属或单位领导都来院看望,送来的年货散发着阵阵香味。病区也被收拾一新,挂上了喜庆的彩花,这一切都表明:要过年了。

这天晚上,当我巡视到8号病房门前,突然听到轻轻的啜泣声,原来是12床患者在哭。他当年60多岁,没有结过婚,无父母、无子女,只有两个堂兄弟。由于年轻时就发病,他已经住院二十几年了,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步入老年,都是在病房里渡过。他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住院期间,几乎没人来看他,现在春节将至,他应该是想家了。

我耐心安慰他,告诉他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的亲人,有什么事尽管找我们。还承诺给他单位打电话,通知家人来看他,经过安抚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慢慢睡着了。第二天,病区主任给他单位打去了电话,告之他的康复情况,并恳切地希望单位和亲属给予更多的亲情关爱,使病人康复得更好。

 等我再值班的时候,他居然像个孩子一样跑到我的面前说:“家里来人看我了,要接我回家过年了。”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突然明白,病人的需要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亲情和温暖。

一位专家说过,世界上有精神病人的地方,必须要有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科护士。

就是在这一刻,我下定了决心,坚守精神卫生阵地,与病人在一起。

与其他护理姐妹一样,我也受到过发作期病人的打、骂、吐痰、泼水等攻击行为,但我发现一旦病人精神恢复正常,他们其实很真诚、很可爱。他们内心世界清澈见底,不复杂,不世故,不设防,更不会玩心眼。许多康复期病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帮着卫生员打扫卫生,帮助病情较重的病人清理内务,有的还会找到被自己打过的医护人员真诚地道谦。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没有怕,没有烦,没有怨,只想好好保护和关爱他们。

有一年,病区收治了一个躁狂病人。他像一座火山,随时会喷发愤怒与暴力。当时由我为他实施注射治疗,但病人躁动不安,突然将一口唾液吐到我的脸上,当时我心里很别扭,但顾不上擦去唾液,依然专注的实施治疗。当看到病人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我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病人很快达到了临床治愈。出院时,病人满怀歉疚地对我说:“对不起,谢谢,谢谢!”当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一种纯粹的职业自豪充斥在心田,我热爱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我希望能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精神病人回归的路,使他尽快恢复健康,获得正常人的幸福、权利,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精神科男三病区护士薄丽娜讲述

                                                 记者王玉芬 通讯员孙秀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