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医患故事之五——感谢你们还我一个好妈妈
记者王玉芬通讯员 孙秀珍
钢窗铁门,全封闭管理,天天面对精神异常、间或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岗位。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有这样一支医护队伍,他们面对的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异常的患者,治疗这些病人不仅仅靠药物,更需要关爱和心灵的引导。在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全面呵护病人的亲人。
……
然而,植根于斯,钟情于斯,在这里充满了工作的快乐、职业的幸福,更演绎着感动人心的医患真情。
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下设6个病区,年住院精神病人2000多人次,近10年来先后有20000余名病人治愈出院。
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积极倡导“讲感动人心的医患故事.做有情怀的医生(护士)”,并发起征集“最感人的医患故事”活动。本报对部分医患故事进行整理刊发。
精神科医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对社会、家庭、文化、心理,甚至哲学、情感投入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有比常人更加健康和强大的内心。有人说,相对于综合医院医生,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是更侧重于脑力的劳动,就是补上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窟窿”。
去年3月,一位年过70的女患者在亲属的陪伴下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女三病区住院治疗。
原来,两个月前她的老伴在外出散步时,突发心梗,抢救无效死亡。
平日里,她和老伴感情深厚,相依相靠。老伴平素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病,因此她实在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她遭遇突然而至的噩耗后,旋即转向深深的内疚、自责和负罪感,“我为什么让他一人去散步呢?”“如果我早着点催促他去查体就好了”“如果我在他身边就不会这样了”……她反反复复的诉说,从向子女、亲属念叨,到自言自语。
她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是一个善解人意、和蔼可亲的老人,却突然间变得烦躁易怒、不与他人交流、悲观厌世。后来,出现幻听幻视,经常在睡梦中看到已经死去的老伴和邻居。最终,她被诊断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病还需心药医”。在了解她家庭和心理的变故后,病区医生制定了针对性治疗方案,在药物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医护人员给予她亲人般的关爱,并每天与她交流沟通。
她总是为老伴发病时自己不在身边而自责和内疚,医护人员耐心地对她进行开导,告诉她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规律,同时专门对心梗相关问题为她进行科普宣教。在谈话中对心梗病人生命的脆弱、居高的死亡率以及院前抢救的难度等,都进行了客观的讲述,帮助她打开心结,释放心灵,解除负罪感,走出自责的阴影。
在有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下,她病情渐渐稳定,能主动向医护人员倾诉,沟通交流顺畅,使治疗更加有针对性。后来,医护人员在与她谈心时,又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激发她热爱生活和生命。
她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孩子们孝顺、家庭和美、工作上进,过去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看到母亲发病的样子,孩子们都忧心忡忡,希望母亲尽快好起来,隔三差五轮流来医院看望。“我们已经失去了父亲,但是我们多么想好好孝敬您,让您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啊。”孩子们对她说。
面对孩子们的孝心和医护人员的开导,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调理,她与刚入院时判若两人,精神症状明显好转,能主动的关心别人,见到熟悉的人、说到高兴的事时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与医护人员能主动交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因为懂得,所以怜惜。出院时,病区医生又专门与亲属谈话,建议三点:一陪伴是最好的孝心,任何物质上的满足都代替不了亲情陪伴。二提升“被需要感”,适当安排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她从中体验“被需要”和成就感,以此激发对生活的信念。三增强生活情趣,根据老年人特点,帮助发展一二项爱好,告别孤独、枯燥、单一,使生活丰富多彩。
老人要出院了,她带着不舍和感激,一一和医护人员告别。“感谢医生,感谢护士,是你们又还给了我一个好妈妈!”她的女儿感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