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医院专栏】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播⑫见字如面写给我心目中的焦书记
见字如面——写给我心目中的焦书记
敬爱的焦书记:
您好!
我是一名“90后”青年党员,初次“认识”您是因为中学时代观看了由李雪健老师主演的电影《焦裕禄》,讲述了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带领群众遇沙造林、遇洪抗涝、遇碱改土,克服一切困难帮助兰考走出困境的故事,您的事迹让我感慨,您的精神在那时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稚嫩的心里。然而,看完电影后有几件让我感到“不解”的事一直萦绕在心头,那就是您的“固执”。
您刚到兰考的时候,看到县委机关北面有一个闲置的大池塘,就建议城关镇投放了几万尾鱼苗,结果弄成了养鱼场。您关心鱼苗的生长情况,时常在休息时间去查看鱼塘情况,有时遇到工人打鱼您还帮着搭把手。渔场同志觉得您为渔场操了不少心,还经常来帮忙,为感谢您的指导,也为了给重病缠身的您补身体,就用水桶装了10多条活鱼送到家里。孩子们见到活蹦乱跳的鱼很喜欢,嚷着要吃鱼。您却说:“这鱼是渔场的同志辛苦养大的,是集体财产,咱一家没去劳动,咋能白吃呢?”结果把一桶活鱼又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那时我在心里想:“不就是几条鱼吗?”
有一次您的孩子去看戏,检票员看到是您的儿子,就让他“免票”入场了,您知道这事后,当晚开了家庭会,严厉批评孩子搞特殊,第二天又让孩子拿着钱去剧院补了票。那时我在心里想:“不就是一张入场票吗?”
有人见您身体差,给您送吃的您都拒绝了;组织上见您家里困难,要给您补助,您坚决不收;遇到风雨天,您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困难群众修缮房顶……
您的诸多“固执”都在我幼时的心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来我母亲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咱可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你要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她还给我讲了明朝王廷相的一则见闻:他乘坐轿子进城时正遇下雨,轿子行走得非常慢,王廷相仔细一看,原来是轿夫穿了一双新鞋正小心地躲避泥水。不料到了长安街后,路更难走了,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坑,此后他便“不复顾惜”了,不仅鞋子上全是泥污,而且浑身上下也没有一处是干净的了。确实,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再后来想起您说的“如果大家都占集体的便宜,那集体的事还能办好吗?千万不能搞特殊”,直到看了《人民的名义》《绝对权力》《黑洞》,直到看了那些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我慢慢懂了,明白了:不论在何时何地,在面对各种利益的拷问时,不能想当然的认为“不就是几条鱼吗?”“不就是一张入场票吗?”要学会说“不”。
前段时间热映的《人世间》中作为市长的周秉义有一段经典台词:“之所以不帮他说话,是我说了不算,我是当官的,但是,当官的也不能想干啥就干啥!”正如他所言,为官者手中有权但不能逾矩,要守规矩,懂纪律,讲底线。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到:人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作为青年党员,时至今日我没有忘记您的话。
还记得在新冠流行之际,医院在大门外增设了党员先锋岗,目的是对就诊患者和家属进行预检分诊。作为先锋岗的一员,印象最深的一次值班是在三年前的3月,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一上午我从医院大门检测点到门诊大厅再到医生诊室来来回回跑了20多趟,每次都要把患者要买的药熟记于心,跟他们再三确认每种药的名称、规格、用量之后,挂号后跑到医生诊室开药,然后充值,有时候家属给的钱不够我就先给垫上,取完药后再跑回检测点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充值了多少钱,买药花了多少钱,卡里还剩多少钱,用药的注意事项等。还有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在帮他们取完药后再去慢性病报销窗口办理报销,回来后也要跟他们讲清楚买药一共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个人花了多少,让患者放心。每当我把买来的药送到家属手里的时候,大爷大娘总是一口一个辛苦,一句一个谢谢地说着,有的买来水果要感谢我都被我婉言拒绝了,我总会笑着说:“你们少走几步,我们多跑几步,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愿望也就达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距离第一次“见”您已经15年过去了,您廉洁不搞特殊的故事像一缕缕和煦的光温暖着我心中的那颗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
您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医师,我们要始终想患者所想,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帮助他们去除内心的阴霾;作为党员,我们要始终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充满正气的人。
祝
身体健康,早日康复!
供稿:李永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