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医院专栏】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播⑨仁心守正,清风常在
仁心守正,清风常在
清晨,在门诊大厅的晨曦中,白衣天使们用微笑开启了患者新一天的希望。
门诊大厅是我们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用责任和爱心营造出一阵阵温暖祥和的徐徐清风。一句真诚的谢谢、一次耐心的解释、一名躁闹患者的化险为夷,都折射出廉洁自律、仁心守正的职业操守。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用高尚的职业情怀,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门诊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第一窗口,我们门诊护士作为迎接患者的第一位工作人员,早早来到门诊大厅,为已经早到的患者预约挂号;就诊过程中,如遇到医患矛盾,我们须及时干预医患沟通,解除医患误会;如遇到收费处、检验检查科室与患者之间发生摩擦,我们也要挺身而出,充当润滑剂,为他们消除摩擦;诸如为门诊患者注射长效针剂,测量血压等专业技能方面的工作,那更是信手拈来。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需要面面俱到。
我院属于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工作具有高频次接触患者,高强度工作节奏的鲜明特征;患者流动快,就诊人次多,只一个科别每日可达数百人次,所以我们的工作内容也是繁重琐碎的。门诊护士需要为每一位来诊患者分诊挂号,还需帮助患者在自助机上取化验报告,打印电子病历,充值或退款,接受患者的各种咨询和求助,同时还要保护患者的隐私。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标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不收受患者红包、礼品。我们用爱心耐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我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对于情绪不稳定的病号,我们及时疏导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明确分诊科室;面对年老幼小的病号,我们及时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为他们排忧解难。日日如此,处处如此,白衣天使们无时无处不展现出廉洁自律、仁心守正的风采。
这日午间,周护士值中午班,一位60多岁的妇女来就诊,她跟周护士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想要打针,周护士说需要让大夫看看才能决定怎么治疗,于是周护士为患者挂号并引导她去诊室就诊。过了不久,就听到门诊的走廊传来哭泣的声音,而且哭声越来越大,有歇斯底里之势。周护士立刻循声过去,是刚才要求打针的那位患者在哭,周护士俯身问道:“阿姨,您怎么了?有什么事,我可以帮您吗?”阿姨捶胸顿足,坐在地上,边哭边说:“我要打吊针,为什么不给我打针?!我难受,谁来救我啊?快来救救我!”周护士随即询问了诊室的大夫后,得知病人一个人来就诊,静脉输液(打吊针)某些药物需要办理住院手续,并由监护人一同签署相关协议,住院后才能实施。
于是周护士便耐心向患者解释,可这位患者听不进去,依然自言自语,要求打针,并且哭得越来越激烈,双腿乱蹬,边哭边叫。突然这位患者念头一转,从口袋里掏出100块钱塞到周护士手里,央求道:“护士,你不是会打针吗?你给我打不就行了?”周护士立马把钱还给患者,再次解释道:“阿姨,您别哭了,您听我的,我来帮您解决问题。咱们精神科的药品是不能随便打的,必须严格按照章程来执行。如果想打针,必须办了住院手续到病房去打,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您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对您病情负责,也是对您家人的负责。您回家告诉您的家人,让他们陪您一起来看病,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治疗方案。您好好想想,我说的对吗?”这位阿姨情绪平复了一些,哭声渐止,若有所思。后来在周护士和保安的扶助下,患者走出了门诊楼,朝医院门口走去。周护士看着阿姨远去的背影,心里除了怜惜,还有希望,希望她的家人能和她一起早日走出疾病的阴霾。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有的患者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护士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疏导指引患者,不因患者的病情而忽视他们应有的医疗权利。
一天来了一位曾经住过院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这位患者一人来诊,从诊室出来后,来到自助机旁边,对着徐护士说:“给我打印一下!”徐护士不知患者要打印什么,问道:“您要打印什么?门诊病历还是报告单?”患者说:“就是一张纸,你还不知道吗?!”徐护士说:“我不知道您要打印什么?您要干啥用呢?”患者不耐烦了,高声喝道:“你怎么不知道?!你去问问大夫吧!”徐护士蒙圈了,去他就诊的诊室问了大夫缘由,原来患者是要打印电子门诊病历。徐护士回来后立马帮患者打印了病历,患者拿着病历问徐护士道:“你给我盖个章。”徐护士说:“老师,电子门诊病历下面有大夫签名,不用盖章的。”患者不依不饶:“怎么不用盖章,你得给我盖个章!”患者越说越气,火气越来越大。徐护士看到患者情绪激动,委婉回答道:“要不您去门诊部问问吧。”边说边指着门诊部窗口的方向,患者朝着门诊部走去,还不时回头骂骂咧咧,徐护士未再回应,继续为其他患者取号。
患者去门诊部询问了一番,门诊部没有满足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患者便在门诊大厅内大声叫骂,又跑去收费处窗口要求退还全部就诊费用,收费处不同意,又跑来询问导医护士,护士耐心解释说,可以退回基本诊疗费以外的其他金额,因为患者已经就诊,医生也写了就诊记录。患者听后便大发雷霆,朝着收费处窗口的玻璃打过去,打了几拳后,转身又将大厅的长椅掀翻,椅垫随之飞了出去,还不时又骂又叫。这时徐护士及时通知保卫科,并立即上前干预,冷静地运用精神科降级技术,明确患者的需求和感受,认真听取患者诉说的内容,积极给予回应。
原来这位患者是要办理残疾证,一开始就没有说明自己的来意,徐护士告诉患者我们可以帮他解决困难,我们可以联系相关部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患者情绪稍有平复,徐护士继续说,患者门诊病历有医生签名就有法律效力的,不用盖章就可作为证明材料使用,如果还有什么需求,可以让家人或村里领导帮忙来院办理,我们会积极协助的。
患者慢慢坐下来,已经能接受大家对他说的话时,门诊部领导和医生也纷纷来安抚患者。患者放下愤怒,对医务人员的话点头表示回应。
一场电闪雷鸣般的暴力事件悄然落幕,精神科门诊护士将继续维护就诊环境的和谐宁静。
在新时代的坐标下,护士的廉洁自律早已超越"不拿不要"的底线要求,升华为对生命敬畏的专业精神。护理鼻祖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当白衣天使们用洁净的双手传递希望,用清正的作风守护健康,她们不仅捍卫了护理事业的圣洁,更在护患之间架起了信任的虹桥。这种植根于日常的廉洁坚守,终将汇聚成医疗行业的浩然清风。
供稿:周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