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院务党务 > 详细

【清廉医院专栏】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播⑥奶奶的旧木箱子

发布时间:2025/11/14 14:22:54文章来源:本站

奶奶的旧木箱子

      在奶奶家光线昏暗的老屋里,一个旧木箱子安安静静地立在墙角,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周身散发着陈旧的气息。它的漆面斑驳,边角磨损得圆润,一把生锈的小铜锁挂在箱盖上,锁住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打从我记事起,这个旧木箱子就勾起了我无尽的好奇,我总是缠着奶奶,央求她打开箱子,让我瞧瞧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奶奶总是微笑着,用她那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摸摸我的头,温柔地说:“等你长大了,懂事了,奶奶再给你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了解到爷爷的故事。爷爷在六七十年代担任村里的会计,那是个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的年代,农村的条件尤为简陋。但爷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在村里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他虽没读过多少书,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打算盘更是一把好手,村里的大小账目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清清楚楚。

      听奶奶讲,有一年,村里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水利灌溉项目,上头拨下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修建水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这消息一传出,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都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盼望着能借此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然而,也有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

      一天,一个外村的包工头找到了爷爷,满脸堆笑,手里还拎着两条在当时极为稀罕的香烟和一包点心。进了家门,包工头便从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到爷爷手里,压低声音说:“大哥,这点小意思,您收下。这水渠修建的事儿,还得多仰仗您多照顾照顾,材料啥的,您就睁只眼闭只眼,别太较真儿。”爷爷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把信封和礼物一股脑儿塞回包工头怀里,语气坚定地说:“你这是干什么?修水渠是为了大家将来的生活,我要是拿了你的东西,怎么对得起乡亲们?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赶紧走,别再来这套!”包工头还不死心,继续劝说:“大哥,您看大家都这么干,您何必这么死板呢?这事儿神不知鬼不觉的。”爷爷听了,怒声呵斥道:“别人怎么做我管不着,我只知道我既然当了这个会计,就得对得起这份责任,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你要是再这样,这项目你就别想参与了!”说完,爷爷直接把包工头轰出了家门。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乡亲们纷纷对爷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正直、廉洁的好会计。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小,不明白爷爷为什么拒绝这结结实实的“实惠”。

      等我大些了,奶奶也给我打开了那个箱子,箱子里,最显眼的是几本泛黄的账本,纸张脆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掉,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里的各项收支明细,一笔一划,工整而认真。还有几封被岁月熏黄的信件,以及一个用红布严严实实包裹着的物件。

      奶奶小心翼翼地解开红布,一枚带着锈迹的勋章出现在眼前。我好奇地拿起勋章,仔细端详,虽然勋章表面有些磨损,但上面“廉洁奉公”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辨。

      奶奶缓缓开口:“孩子,这勋章是你爷爷的。那些年,他当村会计,村里分粮食、分物资,每一件事都经他的手。总有人想多占点便宜,给他送这送那,可你爷爷从来没拿过一分一毫不该拿的。就说修水渠那件事,那钱是全村人盼了好久才等来的希望,他要是拿了回扣,水渠修不好,大伙以后可怎么生活?因为他一直坚守本分,廉洁做事,上面就给发了这枚勋章。”

      奶奶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让我想起爷爷拒绝包工头的场景,那一刻,我终于懂了爷爷的坚持。望着手中的勋章,我对爷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把“廉洁”二字深深记在了心底。

      如今我也长大了,每次回到奶奶家,我都会去看看那个旧木箱子。它不再是我小时候眼中神秘的宝藏盒子,而是承载着我们家的家风,时刻提醒我要坚守廉洁的底线。我也会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廉洁的精神在岁月里传承下去,永不褪色。我深知,这不仅是对爷爷的怀念和敬意,更是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我要让这份廉洁之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也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供稿:郭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