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期望有助孩子心理健康 From:搜狐 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公布的《中美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3周岁美国孩子微笑要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比外国儿童高出92%、1.3%和138%。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往往对独生子女抱有太大期望,这是令子女内向孤僻,更容易焦虑的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有许多父母走进了高期望值的误区:热衷让孩子提高智商、上幼儿EMBA班、学打高尔夫球等
四件事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 From:康易网 不论争论方式多么温文尔雅,有些话题最好关起门来讨论比较妥当:孩子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问题而争吵,孩子会认为他们应对此负有责任。这种争执极可能伤害到孩子与父母之间一方甚至双方的关系。比如,父母二人针对是否该让孩子参加春游活动进行讨论。在孩子看来,赞同的一方简直就是英雄,而反对的一方则是大坏蛋。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和家里管教方式比较严格的一方家长产生隔阂。家人和亲戚 在孩子面前讲祖父母的是非极不明智。孩子和祖父母往往关系融洽,在孩子面前说对祖父母不利的话,对孩子本身
恋爱与人际交往成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 From: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余媛媛) 昨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省高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在西南交大正式启动,该校心理研究咨询教师们现场为来自交大、川大、电子科大、西南财大、成都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记者从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了解到,如今,恋爱与人际交往的问题已成为困惑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而网络游戏、QQ聊天带来的危害也在大学生中逐渐显现。昨日的启动仪式上,12所代表高校的大学生们分别进行了“珍爱
13%大学生曾想自杀 恋爱是主因 From:重庆晚报 今天是世界第5个“预防自杀日”,我市首份大学生自杀心理调查报告出炉。调查历时半年、涉及全市10多所高校近万名在校生。结果显示:大学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达13%。 数据 百名大学生中13人曾有自杀意念 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北京危机干预中心支持下,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完成该份对我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流行病 学调查。 抽查显示:我市大学生中,自杀未遂发生率为1.7%,近一年内的发生率为0.6%;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近一年内发生率为4.7%
儿童依恋旧玩具并非患上恋物癖 “我女儿十岁了,却还每天要抱着一个破旧的洋娃娃睡觉,这个娃娃很旧了,都破了,她却一直当个宝,不仅每天抱着睡,而且一拿开还要闹情绪,是不是不正常啊,我怕她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一位家长给本栏目打来电话,她说,听说有种病叫“恋物癖”,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这种病,是不是需要上医院看看。和这位妈妈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其实很多,这个话题仅仅在报社的办公室里就吸引了不少有孩子的同事参与讨论,不少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跟亲爱的玩具一起睡觉,甚至平时吃饭、看电视都要和玩具粘在一起,让他们“上瘾”东
别让孩子由怕生到孤僻 From:康易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孩子比较“怕生”,见到父母的同事或朋友会本能地躲到家长身后;有些孩子则比较“人来疯”,只要家里一来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总是比平时更加活跃兴奋。不要小看这种“小孩子”的差异,除非在人生中遇到什么重大变故,否则这种差异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并保持终身。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羞涩的人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