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一项官方统计能说明中国有多少人在同居。对于享受其中的年轻人来说,同居的感觉是天堂,对于深受其害的人来说,它却是地狱。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流行于全球的同居现象,是最脆弱的两性关系。”面对记者,中华女子学院教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罗惠兰直言不讳地说。 “如果任它像流行音乐那样传播开来,由小众乐趣转变为大众趣味,只能让更多的人迷失在这种关系中。”同居趋势不可逆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中谈到,一对男女没有过性经验就结婚,就如同一个房屋买主到了要搬家那天才看到自己的房子,万一不合适,
异性合租公寓已不只是电视剧里才有的情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异性合租正在成为一种新现象。据说现在有的租房信息中明确指定要“异性合租”,因为这样更有吸引力。一份对近4000名白领的问卷结果显示,95%的白领喜欢与人合租。其中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与异性合租。有人说,异性合租为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增添了一些人性的色彩。但更多的人抱着怀疑的心态在冷眼旁观。一对陌生男女,在同一屋檐下起居生活,这中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你们把这事想得太复杂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刘莹这样对记者说。在广告公司
一次偶然的搓背,多病的丈夫竟然第一次安然入睡,从此,顾林梅每天睡前都要给丈夫搓背。这一搓,就是60年。潘谱新、顾林梅住在杭州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两人在1949年结婚。潘谱新年轻时得了肺水肿和肺结核,晚上难以入睡。有一次,顾林梅拿热毛巾给潘谱新搓了搓背,当晚潘谱新竟然睡得很香。从那以后,顾林梅每天睡前都会把热毛巾拧干了,来回给潘谱新搓背。几十年来,为了给潘谱新搓背,顾林梅很少在外面过夜。有时碰上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得不出门,都会尽量在当天回家。上世纪70年代,顾林梅为补贴家用曾经到码头做重体力活。完工后,又步行
十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铺着整齐地砖,十多盆花草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小院一角……这个小院就是董文昌和老伴儿王秀芝的家,两位老人已经一起生活64年了。1945年腊月二十八,14岁的董文昌和18岁的王秀芝喜结连理。“老伴儿比我大四岁,当时好像挺流行娶‘大媳妇’的,可以帮着照顾老人。”董文昌说,二人结婚后紧接着就过年了,年后新娘脱下嫁衣,开始居家过日子。1958年,董文昌成了石家庄车辆厂医院的一名药剂员,家里所有的事儿都交给了王秀芝。“老伴儿是村里的妇女队长,要带头下地干活。当时孩子们还小,也需要她照顾。”董文昌回忆说,
当人们听到或遇到婆媳冲突的情况时,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媳妇不敬老,对老人不孝;二是婆婆太恶,待小辈苛刻。其实,排除一些特殊情况,这两种反应在很多时候都有些不切实际。 婆媳冲突的起因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各种各样,但究其根源,主要出于两点: 其一是源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的不同。婆媳之间年龄相差几十岁,她们对生活的目标、方式和观念都有着不同的见解,都认为自己的主张和方法是对的,都要实施自己的设想,这就使冲突难免。其二是源于心理的不同。两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做婆婆的不甘心自己不再是儿子生活中占第一位的女人
近日网友在论坛发了一篇帖子,称婆婆在她怀孕生孩子坐月子期间均没照顾过她,而且孩子也不帮忙带,所以她不愿意赡养婆婆。对此你怎么看?我和老公结婚12年,儿子已经10岁了。今年年初,老公对我说,打算让婆婆到我家来住一段时间,要是住得习惯就不让婆婆回去了,但是我不愿意,所以,老公对我很不满意,老公的家人,甚至我身边有些熟人也对我说三道四,但是我不认为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婆婆未尝承担过她在习俗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凭什么要求我承担习俗上我该承担的义务???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在江西一个小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