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光:把病人背过河去
记得有这样一段真诚的对话。一位胸外科术后病人因气道分泌物堵塞而出现生命危象,正巧一名胸外医生巡视至此,他立即口对口抢救,病人得救了。目睹这一幕,病人亲属在震撼中充满了万分的感激。当记者采访时,不善言辞的医生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病人落水了,不救出他来,医生能有好吗!”还有一位知名医学专家把治病救人比作“把病人背过河”。这一大爱和无私的精神,正是医者的情怀。
多年来,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女二病区主任白晓光坚守大医情怀,以仁爱之心,怜惜生命,不畏艰险,精心施治,使许许多多的病人摆脱病魔。
该病区是收治由救助站转送“三无”精神病人的定点病区,近年来已收治此类病人30余名。转送的病人精神异常、思维混乱,他们可能是从家走失或其它原因,被转送到医院时呈现无名、无钱、无陪人、不知家庭住址等状态。
“病人住进病区,就要对病人的一切负责。”白晓光和团队作出了这一爱心承诺。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治疗,他们按照发现和救助的时间、地点,为来院病人起了暂用名。因而该病区病人中有了周依、周二,桓一、桓二、桓三,张一……
病人“周依”的故事,在病区无人不晓。她是市救助站从周村境内救助的一位患有精神疾病和严重癫痫病的流浪女,估计年龄大约30多岁。
由于流浪生活,饮食难保,她严重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1.50米的个头,体重只有50多斤,以至于年轻护士都不忍心为她打针。刚入院时的周依,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其微弱,癫痫发作次数格外频繁,每天十几次,每次都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先保命,后治病!”白晓光和医护人员把治疗的当务之急放在生命支持治疗。
但仅仅喂饭就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她惧怕见人,每逢有人靠近她都迅速退缩到墙角;排斥喂饭,每当护士喂她吃饭,都手舞脚踢,伴有攻击行为,多名护士因此被抓伤。尝试鼻饲插管,但也宣告失败。
为了让她吃饭,身体有足够的营养。白晓光和同事们使出浑身解数:由两人一组为她喂饭,一人哄着按住手和腿,一人哄着喂饭。就这样,周依慢慢的消除了对医护人员的戒备心理,吃饭越来越香。
在该病区,医护人员都深知,每一名由救助站转送的病人,都是医护人员共同的亲人。
由于周依极度营养不良,常规饮食已满足不了营养及治病所需。为了使她尽快增强体质,白晓光积极倡导并带头为周依捐赠营养和生活用品,在他的带动下,医护人员为周依买来了牛奶、鸡蛋、水果,还有的从家中做来可口的饭菜、拿来了换洗的衣物。
周依无语言功能,且双手僵直,连吃饭、洗脸都不能自理,医护人员轮流照顾,她在病区住了10个多月,每顿饭都需要一口口地喂。她在流浪生活中习惯了随处大小便,经常弄脏衣裤,值班护士都毫无怨言的为她清洗。
通过良好的照护和治疗,周依奇迹般好起来,癫痫症状得到控制,体质不断增强,面色红润,体重达到90多斤。她的精神症状也明显好转,能逐渐接纳和走近他人,还能跟随护士到病区活动大厅看电视。后来,在救助站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周依终于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因为懂得,所以怜惜。该病区还是收治“解锁行动”病人的定点病区。此类病人都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长期被亲属强制隔离、限制行动等,身体功能都严重衰退,生活大都不能自理,有的甚至不会说话、不会走路。
白晓光和团队以仁者的慈爱之心,以医者的精良之术,全面关注病人治疗、生活照护、功能康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促进躯体及社会功能恢复,实现生活自理,不仅提升了病人生活质量,而且大大减轻了亲属的负担。
针对精神疾病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白晓光积极拓展延伸服务,对出院病人做细告知、用药指导、复诊、随访等服务,确保病人有问题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医生,得到帮助和指导。
作为学科带头人,白晓光还积极承担公益责任,多次下到基层,帮助市内相关区县和乡镇医院援建精神科病区,提高基层医疗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病人就近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人物简介:白晓光,男,副主任医师,精神科病区主任,曾研修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滨州医学院精神卫生学讲师。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适应障碍、疑病症、恐怖症的诊治。
- 上一篇:张勤峰:责任托起心教育
- 下一篇:陈玉民:用“士兵精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