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医患故事之二——周依的医患情缘
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孙秀珍
钢窗铁门,全封闭管理,天天面对精神异常、间或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岗位。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有这样一支医护队伍,他们面对的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异常的患者,治疗这些病人不仅仅靠药物,更需要关爱和心灵的引导。
由于采取封闭式管理,在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全面呵护病人的亲人。
……
然而,植根于斯,钟情于斯,在他们心目中这里充满了工作的快乐、职业的幸福,更演绎着感动人心的医患真情。
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下设6个病区,年住院精神病人2000多人次,近10年来先后有20000余名病人治愈出院。
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积极倡导“讲感动人心的医患故事.做有情怀的医生(护士)”,并发起征集“最感人的医患故事”活动。本报对部分医患故事进行整理刊发。
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女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有一个共同的“亲人”,她的名字叫“周依”。
“周依”是去年9月由市救助站从周村境内救助的一位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和严重癫痫病的流浪女。入院时,她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都无从知晓,估计年龄大约30多岁。
为了治疗和管理的需要,医护人员依照转送地点和顺序,临时为病人起名叫“周依”。
由于流浪生活饮食难保,她严重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1.50米的个头,体重只有50多斤,以至于年轻护士都不忍心为她打针。由于癫痫持续发作,又无人监护,她4颗门牙都被碰掉。刚入院时的“周依”,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其微弱,感觉她脆弱的生命稍纵即逝。
“踏进这个门,就结下了医患之缘,救治她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女二病区的科室文化和信念。
救治“周依”,当务之急就是先挽救她的生命,确保她健康存活,然后再对症治疗癫痫和精神症状。
但这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周依”惧怕见人,每逢有人靠近她都迅速退缩到墙角;排斥喂饭,每当护士喂她吃饭,都手舞脚踢,伴有攻击行为,先后有多名护士被抓伤;几经尝试鼻饲插管,也宣告失败。但医护人员都明白,没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就难以保证治疗效果。
为了能让她吃上饭,病区护士们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后来,由两位护士一组为她喂饭,一人负责哄、并俏俏地按住手和腿;一人喂饭,并进行适当引导,也许是饭菜的香味,也许是饥饿感,也或许是对医护人员消除了戒备心理,慢慢地她对喂饭不再排斥,并逐渐有了依从性。
“周依”体质差,必须迅速补充营养。她刚入院时,癫痫发作次数格外频繁,每天十几次,每次都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为了使她尽快增强体质,女二病区主任白晓光、护士长纪爱建,积极发动并带头为“周依”捐赠营养和生活用品,医护人员纷纷为她买来牛奶、豆奶、鸡蛋、水果,有的为她做来可口的饭菜,有的为她拿来应季的衣物。
医学是最具有向善思想的学科。医护人员,不是亲人更胜似亲人。
由于她患先天性精神疾病,症状无法根本改善,不仅精神错乱,而且无语言功能,无法交流,只有简单的发音;双手僵直,连吃饭、洗脸等都不能自理。
医护人员轮流排班自觉照顾“周依”,到目前,“周依”已在该病区住了10个月,在这里的每一天,每顿饭都需要护士一口口地喂。由于习惯了随处大小便,她经常弄脏衣裤,每当这时,值班护士都会默默地为她清洗。现在,多名康复期病人也自愿加入到照顾“周依”的队伍中。正值旺年的她,每月生理期都如期而至,但换洗内裤、更换卫生巾,都需要护士的帮助。“你们做的就是亲人也做不到啊!病人在你们这里,我们一百个放心!”有些病人亲属看到这一切时感慨地说。
通过良好的照护和有效的治疗,“周依”奇迹般地好起来,癫痫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体质不断增强,现在她面色红润,体重达到90多斤。她的精神症状也明显好转,能逐渐接纳和走近他人,能跟随护士到病区活动大厅看电视、观看其他病人做游戏。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女二病区和男三病区都是医院确定的收治由救助站转送病人的定点科室,自去年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31名。
在这里,“周依”的故事不胜枚举。像她一样,在这里被救助的病人都得到了良好的照护和有效医治。部分病人在病情好转后,提供了亲属的联系方式,顺利地回归了家庭。也有一些病人,由于无法提供家庭信息,至今仍在病区进行康复治疗。
为使这一弱势群体得到有效的医治,市救助站提供了基本保障支持,精神科医护人员更是献出了特别的爱心。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救助和医治,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