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想不开抑郁了,某明星想不开自杀了……生活中“想不开”似乎处处都有。小小的心结打不开,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许多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社交恐惧、考前焦虑、抑郁、躁狂等,其起因都离不了“想不开”,而偏头痛、药物滥用、性功能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等这些生理病症也夹杂“想不开”的因素。“想不开”到底是怎样一个心魔呢?看法决定心理健康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同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在当今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认知疗法的专家们看来,人心理问题的形成分三步:诱因(家庭冲突、感情破裂、事业
生活中有些人备受失眠的困扰:晚上入睡困难,睡眠不足或不深,早晨起床则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甚至还会浑身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面色灰暗,总处于一种焦虑的亚健康状态。深处失眠之苦,却很难找到一种最佳的解脱方法。睡多少才健康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睡眠情况不尽相同。一般认为以7~8个小时为妥,但也有例外。譬如短睡眠者,一天睡觉不超过4个小时,如达·芬奇每4个小时睡一次觉,每次大约15分钟;有长睡眠者,如爱因斯坦一天要睡10个小时左右,这均属正常,无需治疗。中医认为,一天中有两个时辰最适合睡眠:一是午时,即中午11
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坐在那里想要看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念头,让你的内心不能平静。于是,你可能打开一本书,没有看上几页,又匆匆合上了。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可以拿着一本小说一口气读完的畅快淋漓?你是否记得小时候可以旁若无人的在那里玩着自己的玩具?那个时候我们很单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长大了,我们的头脑承载了太多的信息量:求学,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等等–这每一件事都包含了无数的信息量要求我们掌握。于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重复着单调的活动,缺少变化,这会导致心理上的疲劳。如何消除心理疲劳,使心情轻松下来呢?让生活多一些变换不妨开动脑筋,变换一下生活方式,比如买本菜谱,尝试着做一些新鲜的菜肴;找个理由,全家人来一顿烛光晚餐;固定用来看电视的时间,不妨出门散散步;节假日里,全家出游旅行。总之,只要是你没做过但能做的事都可以尝试一下。胡思乱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胡思乱想有助于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情绪,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当你感到疲乏、困倦、无聊时,就去胡思乱想吧。你可以想象着和老公一起回到蜜月旅行
日常生活中,您可能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描述:“我得了抑郁症”,“我患了焦虑症”,“这人性变态啊”……然而,很多时候这恐怕只是大众对其自身及他人不良状态的一种描述,而不是依据临床诊断标准所做出的判定。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被称之为“心理障碍”呢?在临床上,每一种心理障碍都有其独自的一套诊断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当症状达到一定的尺度,才可以被称之为心理障碍。对于那些郁闷两天后自然恢复或者压力事件解决后症状自行消失的情况,我们不能称其得了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障碍。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声称90%的人都有心理病,有的甚至声称人人都有
许多人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幻想自己被亲人抛弃,被朋友背叛,于是选择逃避。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在实际生活中造成自己的孤立。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具有关调查显示,在中国大约有1%~2%的人患有这种心理障碍。王婷离职前是一名医生,换过好几家医院,平均在每家工作的时间都不到半年。“每次我都想有个好的开始,我努力融入新环境,但最后总是失望。”她无奈地说。无论什么时候,她与周围的人都是一副很亲密的样子,可一听到否定意见就立即情绪失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屡次被迫离职?答案就是“边缘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