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口干舌燥,可孩子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任凭你的“指教”随风而去。如何让孩子学会听批评? 资深心理辅导教师孙芳表示,孩子不会对批评照单全收,要想不枉费口舌,批评者最好就事论事不要东扯西拉翻老账。“叫她早上动作快一点,她非要赖床,结果该背的内容没背,还差点要迟到。这回竞赛也是的,要是平时学习效率高一点,看一下新闻、报纸,那几道题就不至于答不出来……”热线那头,家住江岸区的刘女士说起女儿的学习问题气不打一处来。在前不久举行的一项语文读书竞赛中,一向被亲朋好友看好的女儿居然什么奖项也没拿到,令刘女士脸面无
生活实例琪琪是一个初三女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次的月考成绩滑坡很大。从此,琪琪每天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生怕听漏了一道题,记丢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下课也不离开教室,而是盯着上节课的内容反复“琢磨”。她白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头晕头痛,晚上恶梦纷扰。看书复习时,会突然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心烦胸闷、喉头堵塞透不过气来,有一种快窒息和濒死的恐惧感。琪琪得的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经过认知疗法和汤药内服、放松功锻炼等综合治疗,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心理学上将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出现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但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这样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家长的喜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小大人”一般都经过家长的严格管教,在他们心里从小就种下了“应该”懂事、“应该”像个大人的种子,于是在成长中过度去满足家长的心理需要,表现出懂事、听话、力求不犯错误的特点。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要求成为大人,他们丧失了很多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丧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的欢乐,也丧失了发展自我的能力。“小大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青春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有意无意地使用忽略孩子的办法,也就是“不管”,好像这样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被过度关注成为“小皇帝”,就采取相反的办法,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受。他们为了能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倾向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比别人强,一定会得到关爱。从而逐渐生出一种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忽略孩子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哪些长远影响呢?最明显的就是孩子长大后会具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总爱收集一些“破烂”,像螺丝帽、玻璃瓶、小棍子等一些毫不起眼的东西都被孩子视为珍宝,百玩不厌。家长们看着就担心,孩子还小,万一吞了怎么办,就算不吞,那东西也脏得很,硬是拿走吧,又哭天抢地的……宝宝为什么会对垃圾情有独钟?捡垃圾,是一个用手去探索世界的行为。手是口和眼强有力的延伸,宝宝喜欢用手去感知世界,感知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细小的“垃圾”,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喜欢收集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特点,他们收集那些自己喜爱的新奇事物,摆弄、观察、欣赏,这是孩子生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