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科普 > 详细

父子冲突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1/8/2 15:30:37文章来源:
    最近我接听了一位母亲的电话,听她述说了她儿子(小伟)的一些反常情况:近2年来,小伟与外界接触逐渐减少,每天除了外出送几趟货外,其余时间就蜷缩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父母稍不顺从他的意愿,就拳脚相加,经常打得父母到处是伤,不敢回家或干脆住到旅馆里,对父亲的打骂胜过母亲,口口声声让父亲呆在外面不要回来祸害他。小伟现在已经30岁了,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他拒绝交女朋友,别人介绍的也不见。这位母亲边说边哭,我能感受到她心中的委屈和无奈,便提议由她陪同小伟前来就诊。
    不久后的一个早上,小伟和他的父母如约来到了我的诊室,只见他旁落无人地坐在我面前,口若悬河地述说着父母的过错:小时候,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我被欺负甚至挨打后回到家里,想得到家长的安抚,特别希望他们为我撑腰、讨回公道,但他们不但不关心我被谁欺负、打得重不重,反而不分青红皂白数落我甚至打我。有时我因为调皮惹了祸或者犯了错,就是哭着求他们甚至下跪认错,也免不了招来一场打骂。久而久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身的软弱是导致自己挨骂、挨打的原因。于是,我加紧锻炼身体,把身体练得棒棒的,遇到父母强迫我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用拳头说话,结果他们听话多了。你要问我为什么不交女朋友,原因就是:父母已经把我祸害成这样,我不想后代继续受祸害,除非父亲不再出现在这个家中。
    在小伟去做检查的时候,我问她的母亲小伟那番话的真实性,她表示小伟说得基本是实情。小伟小的时候,父母确实因为忙于生计,忽视了与他的沟通,没有注意到他心理上的需求,总觉得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经济条件才是最重要的。从小伟的叙述中得知,他从7、8岁开始就已经感觉缺乏安全感,非常想得到父母的保护,而父母恰恰没有关注到这一点,造成了小伟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恐惧、不自信,后来干脆不与人交往,却仍得不到安全感。
应该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像小伟父母这种教养方式的独生子女家庭不在少数。那时的很多家庭还没有关注到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因此也就没有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导致孩子认知方面出现了偏差。治疗方面,我给予小伟适量的情感稳定剂及抗焦虑、抑郁药物,以改善他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控制冲动行为,并对其进行认知治疗,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对父母一方,让他们了解了小伟的病因、病程及病情,希望他们关注小伟的心理需求,多与他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充分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