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新海特大杀人强奸案 谈反社会人格障碍
发布时间:2008/11/19 8:32:17文章来源:
2004年2月1日,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强奸多人的犯罪嫌疑人杨新海一审被判处死刑。杨新海,男,38岁,从小家境贫寒,据其家人介绍,他从小性格内向,为人老实,不善言谈。中学没读完即辍学外出闯天下,他曾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但现实的残酷却使得他的美好愿望迟迟不能实现。而在经过因盗窃、强奸被判刑和劳教,女朋友与他分手等一系列变故之后,杨新海开始走上了畸形的、报复社会的道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杨新海的犯罪已不是用常理所能解释的,既不是简单的谋财害命,也不是为了发泄其性欲而只实施强奸,而是多种情况并存,且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往往造成全家死亡。其行为明显偏离正常,性心理方面也存在异常,有奸尸及鸡奸幼童的行为,应该有其深层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他的人格存在明显变态,在心理学上属人格障碍的一种,称为反社会人格。这种人格类型与犯罪有密切关系,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与正常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反社会人格属人格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也就是说,人格障碍患者一般来说意识是清醒的,智力正常,认识能力保持完整。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由于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又很难从错误中、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加以纠正,因此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人格障碍者与正常人格一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不易改变。有的人到了中年以后,由于饱经沧桑以及精力下降或不足,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自动缓解;有的人则持续终生,无论使用什么治疗手段,采用什么环境影响和教育措施,都是无效或收效甚微的。近几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青少年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案,以及差不多每天都会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几乎都能从当事人身上看到人格障碍的特征。反社会人格的特点是其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这种人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与正常人不同,他们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缺乏焦虑和罪恶感,常有冲动性行为,且不吸取教训,行为放荡,无法无天。这可以从杨新海的经历当中看出来。尽管杨新海出身贫寒,但在未与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即辍学出走,并且与家人联系极少,缺乏正常人应有的亲情,在屡次偷盗、强奸被捕后劳教、判刑仍不思悔改,视杀人为儿戏,即使在本次被捕后仍表现镇定自若,谈笑风生,毫无悔改之意,无不表现出其人格中残忍、冲动、不计后果、缺乏罪恶感的本性,符合反社会人格的表现。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主要原因有:
1 .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感染、中毒、孕期及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出生或婴幼儿期的脑损伤和感染等,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2.心理发育方面: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父爱或母爱被剥夺等。
3.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大多数成员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社会上大量淫秽、凶杀等
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扭曲的价值观念等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从杨新海案件的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信息:第一,杨新海的家庭确实非常贫穷,穷到他难以形成自尊。第二,他早年离家出走,缺乏父母的监护和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教育,这为他以后的生活遇到挫折埋下伏笔。第三,他踏入社会后约3年就被劳教,从1988年到2000年,他一直处于违法犯罪与受处罚的环境中。从这3点信息我们看出,杨新海的反社会人格表现得非常明显,法律的惩罚丝毫没有使他的违法犯罪得到收敛。尽管这样的人在人群中为数很少,但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应积极预防。家庭、学校和社会管理机关都要重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问题,通过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榜样,合理奖惩,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其刚刚暴露的行为问题与心理异常问题;不可娇纵放任孩子,也不能随意打骂,应该坚持原则而又不失关心体贴,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与指导,从细微小事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模式。
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社会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仅注意身体健康,更要注意人格的正常、心理的健康,细心呵护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1 .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感染、中毒、孕期及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出生或婴幼儿期的脑损伤和感染等,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2.心理发育方面: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父爱或母爱被剥夺等。
3.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大多数成员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社会上大量淫秽、凶杀等
内容的小说及影视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扭曲的价值观念等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从杨新海案件的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信息:第一,杨新海的家庭确实非常贫穷,穷到他难以形成自尊。第二,他早年离家出走,缺乏父母的监护和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教育,这为他以后的生活遇到挫折埋下伏笔。第三,他踏入社会后约3年就被劳教,从1988年到2000年,他一直处于违法犯罪与受处罚的环境中。从这3点信息我们看出,杨新海的反社会人格表现得非常明显,法律的惩罚丝毫没有使他的违法犯罪得到收敛。尽管这样的人在人群中为数很少,但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应积极预防。家庭、学校和社会管理机关都要重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问题,通过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榜样,合理奖惩,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其刚刚暴露的行为问题与心理异常问题;不可娇纵放任孩子,也不能随意打骂,应该坚持原则而又不失关心体贴,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与指导,从细微小事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模式。
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社会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仅注意身体健康,更要注意人格的正常、心理的健康,细心呵护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