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科普 > 详细

炎炎夏日 专家助您清凉度夏

发布时间:2011/7/8 11:19:42文章来源:
2011年6月22日迎来“夏至”节气,意味着我国将步入盛夏时节,今后的气温也将越来越高。持续的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出现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导致中暑,尤其是许多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致使疾病复发,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健康。
  市五院副主任医师董汉振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若能及时脱离高温环境,注意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否则将会发展为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将升至38.5℃以上。重症中暑病人多以突然抽搐、谵妄或昏迷起病,同时出汗停止、呼吸急促,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如果您的身边发现重症病人应尽快采用物理降温,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除躯体出现中暑症状外,炎热的天气还容易诱发“心理中暑”,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心境低落,行为失常,容易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
  炎炎夏日,该如何预防中暑呢?董汉振副主任医师就如何舒适度夏,为广大市民提出几条建议。
  首先,要重视夏季的饮食起居,尽量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除此之外,还应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饮料,例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啤酒、菊花茶等,尽量避免辛辣的食物。
  其次,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尤其是老、弱、病、幼等高危人群。室内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特别是早晚室外气温相对低时,应打开门窗通风。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按时服药,防止疾病复发或症状加剧。
  最后,还要注意心理调节,尽量保持平和、快乐心态,避免情绪中暑。尤其是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按时服药,防止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