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详细

我将无我 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19/6/11 9:03:23文章来源:

我将无我   不负韶华

2009年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爸妈问报了什么专业,我满怀幸福的说要当白衣天使,妈妈听了说,“一辈子劳碌命”。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母亲的意味深长。直到开始实习,疯狂的护理工作着实让我懂了母亲的无奈。在医院上班,有响不完的呼叫铃,换不完的吊瓶,每天都要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像个转速很快的机器人。曾经,于我而言,护士的形象是南丁格尔一般温柔慈爱带着光环的天使。而当自己真的变身成临床一线的护士时,感觉自己像极了996无限循环的钢铁女超人。毕业后,我终于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有了属于自己的岗位。期待,紧张,兴奋,与众不同。也是在精神科,我对护士有了全新的定义。

精神科护士,是全能的,特别像小叮当也特别像孙悟空,患者需要什么,护士就能变出什么,72变,样样精通。有时候会变身成闹钟,督促懒散的患者起床活动,组织他们做游戏参加康复活动,防止社会功能减退;有时候变成幼儿园的老师,耐心的哄着像小朋友一样闹脾气的患者吃饭,甚至给他们喂饭,让他们时时充满对抗病魔的身体能量。有时候又变成造型师,给患者理发、剪指甲、刮胡子、洗澡让他们换上干净的病员服,清清爽爽,拥有活着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尊严。有时候我们真的像极了潜伏在患者其中的间谍戏精,跟他们斗智斗勇,随时发现藏匿在他们周身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解除安全警报,确保患者安全。

这些每天发生在精神科的故事,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令人忍俊不禁。但我们却紧绷着一根弦在做这些工作,护士长曾跟我们强调,或许我们检查10次未必能查出一件危险物品,但如果遗漏一件,所造成的伤害是百分之百。精神科很多工作都是这种性质,考虑到所有可能性采取预防措施,却会因为一个小环节的疏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所以那些自嘲一般的变身也就变成了护士必会的十八般武艺。

我所在的男一病区是重症精神科病房,每一个出入口都有一道铁门紧锁着,因为封闭,大家会联想到无情。可常人或许不知道,发病期间没有自知力的患者如果不加以防控,或许会演变成一种潜在的社会威胁,这并非歧视。这扇封锁的大门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束缚,但对于社会和很多家庭来说却是一种无形保护。所以跟他们朝夕相处的护士就暴露在这巨大的工作风险与压力中,遭受语言甚至肢体上的攻击也是常有的,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发生的时候,心里怕不怕,肯定是怕的,委屈不委屈,也自然是委屈的,有没有过后悔与退缩,我想大多数护士的答案是一样的,即使挨打挨骂被误解,被埋怨,哭过痛过委屈过,但过后工作还是工作,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来一次,明知是可能受伤的状况也不会有丝毫退缩,因为你是护士,你需要负责患者的安全,病房的秩序,与你的“战友”并肩作战。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习大大对青年一代说,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有时候我会想,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到底能为患者做什么?我们替代不了家人,逢年过节接他们回家团聚,也无法保证出院之后周身不会投去异样的眼光,更不能承诺出院后患者能找到伴侣组建家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从此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些我们都做不到,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帮他们能适应住院环境,在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提供帮助,保证患者能吃饱穿暖睡的好,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我们能做的是为他们严格做好治疗护理,观察患者吃的药有没有效果,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当患者情绪不稳时予以安慰和宽解,让他们知道需要倾诉的时候,有我们这样一群人愿意聆听。当我们的患者康复出院时,我们都会跟他们说一句,一定记得按时吃药好好吃药,再也不要见好不好。是玩笑的语气,更是一种期许,希望他们真的可以努力好好的生活。因为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但我愿意尽力做好,用我的青春,伴他们走过人生最艰难的一段,守护他们的心灵之门。

(男一病区  曹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