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夏春军,是一名普通的男护士。2007年参加工作,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线工作至今。起初的工作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前些年在各大医院男护士都是“珍稀物种”,是难得一见的护理人员。曾经有患者家属走进病区见到我,以为我是大夫,当得知我是护士后,有的患者家属会很直接的劝我抓紧转行,说:“男人怎么能当护士!”我笑着回答说:“在上学时就学的护理专业,当男护士是我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说转就转了。当男护士挺好,强壮威武。”日子久了大家也慢慢接受了我的“性别”,也能感受到男护士的工作优势,越来越多的认可让我也渐渐有了自
我是一名精神科男护士,精神病医院这个名字大家听了总会对它有种畏惧又排斥的心理。其实,它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阴森与恐怖。作为一名精神科男护士,大家更不需要以别样的目光、别样的心理去看待它。他们和其他医院的护士一样,都是救治患者的天使。 2007年参加工作,年少懵懂的自己也无助彷徨,在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指导下,渐渐的熟悉了精神的工作模式和关于精神科方面的相关知识,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十一年的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精神科做护士,首要重视安全问题,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抑郁症病患者有自伤自
人们称护士为“白衣天使”,多么美好的称呼。天使有一对可以飞翔的翅膀,护士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每一个护士都希望自己可以是“千手观音”,做患者的“保护神”。护士的手是温暖的。科里住过一个小患者小佳,十四岁的小姑娘,重度抑郁,有自杀自伤史,不爱说话,问她的问题基本都不回答,却爱跟在护士姐姐后边,开始护士总是轻声问:“怎么了?有事儿吗?”慢慢地发现小佳只是喜欢这样跟着,她不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我们也能时刻看护她,以免在视线之外发生意外。一天中午,她突然说:“姐姐,我能牵牵你的手吗?”我说:“好呀!”我主动拉起她的小
有这么一群白衣人,他们平凡又执着,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只希望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爱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抚平患者内心的创伤,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早日解除病痛回归社会尽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常言道,人生而平凡,平平淡淡的人生或许才更加可贵。精神疾病患者是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精神疾患长年折磨着他们的身心,社会歧视与偏见让他们的心灵倍受摧残。这使得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和委屈。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初期,情绪极不稳定,有的病人冲动伤人,摔砸东西,破口大骂。有的患者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自伤自残。有的患者嗜酒
我身穿白大褂,却不是医生。我护理人员,却不带燕尾帽。我就是万花丛中的那一点绿,护理队伍中一名普通男护士。2003年的夏天,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优势,于是我怀着一份好奇,选择了学习护理专业。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那么我一定要努力去做好。2006年参加工作来到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我是院内的第一名男护士。刚来时,对于这份工作也是充满了恐惧,作为唯一的男丁也很孤独。精神病是一个令人恐惧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病种,常常让人联想到行为怪异、暴力戾气的人。转眼间,我已在这里工作了十一年
让康复彰显人性之美 记者王玉芬 通讯员孙秀珍 自言自语,行为呆滞,走路划圈,这是过去传统精神医学模式下长期住院病人易出现的状态。这被称为功能性废退,是一种不可逆的病残状态。社会功能废退远比精神疾病更为可怕。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往往经过临床治疗,躁闹、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阳性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多巴胺缺失,而导致的意志行为减退、情感反应淡漠、被动消极,社交、认知障碍等,以及进而出现的肥胖、血脂高等“阴性症状”却日渐凸显,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永久性的精神残疾,成为病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