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青春扶贫行动的工作要求,市精神卫生中心女一病区开展了“青年文明号”结对帮扶脱贫活动,与淄川区洪山镇马家庄一户贫困家庭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积极投身助困脱贫行动。2017年11月10日下午14:00,女一病区志愿者一行4人来到马大爷和马大娘家中,为两位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为两位老人进行了测量血压等常规健康查体,讲讲养生小知识,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看到老人们满脸幸福的笑容,大家心里也都暖洋洋的。病区杨琴护士长详细询问了大娘家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家庭经济来源、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
1想家不仅仅是情怀,也是风险精神科封闭病房收治的大部分是非自愿住院的患者,「不愿意住院」这个想法几乎贯穿住院的整个过程,患者往往会将「不愿意住院」表达为「想回家」。担心家人不安全、认为自己没有病、在医院缺乏安全感、渴望自由、想逃避治疗、想摆脱约束等等,都可能成为患者「想回家」的理由。在这种想家念头支配下,患者可发生外逃、暴力攻击、自伤、甚至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精神科,要关注患者的想家情怀。2危险的不是精神症状而是患者对精神症状的应对方式精神症状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对精神症状所采取的不良的应对方式。
坐在笔者面前的她,端庄秀丽,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她就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一病区主管护师、副护士长孙乐乐。在大家心目中,她是病区的“甜妹子”,在护理姐妹看来,她是姐妹们的“知心姐姐”。病区的“甜妹子”孙乐乐于1997年毕业后,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那时工作环境艰苦,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歧视心理,患者家庭有更深的病耻感,有些家庭不敢面对现实,逃避、隐瞒,悄悄的把病人锁起来,不到万不得已不送医院,送入院的病人浑身上下污垢不堪。当时,孙乐乐和同事们每天最繁重的护理任务之一就是
端庄,干练,肯吃苦,乐奉献。见到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男一病区主管护师赵劲松,感到名如其人,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当护士就是要干临床。”今年43岁的赵劲松依然工作在精神科临床一线,成为护理姐妹中的“大姐大”,也有朋友劝她:年龄大了,调整一个稳定点的工作,但她坚持自己的初衷,并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和自身价值所在。 精神科护士和综合医院护士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该科实行了责任制护理,赵劲松分管19位病人,对病人的一切负起责任,“我的病人我负责”。按照责任制层级管理的原则,她作为资深的主管护师,分管
有这样一群人,夜晚的皎月伴随他们工作的步伐,晨间的初阳见证他们无眠的一夜,傍晚的夕阳照耀他们归家的路途。他们用双手呵护生命,用微笑温暖人心,用真心消散病痛。是的,他们就是地球不爆炸,工作不停歇的“白衣天使”!我,则是这个天使集体中特殊的存在,90后精神科男护士!没错,我就是万花丛中一点绿,百万护士大军中不足百分之二的的男护士!由于行业男护的稀缺,我们也被笑称为男丁格尔。记得在儿时的课堂中,老师问每个学生将来的梦想!课堂叽叽喳喳讨论声不绝于耳,而我是励志要当英雄的男孩!但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我成为了
她们是人们健康的守护神,她们是救助患者的美小护,她们把病痛化作健康,她们是一群心存善念的白衣天使。精神科护士,大家对于精神科总是存有无数的疑问和好奇,而我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在普通人的想象中,精神科患者大都是被关在屋里,精神科护士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事实是,我们的病房跟综合医院病房没有太多的区别,我们的护士除了一样拥有一袭白衣,还多了一份爱心。精神科病房多数是封闭式无陪护病房,护士的工作不仅是打针、给药、测体温,还要负责患者的吃喝等日常照护,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我们护士都是亲自喂饭、倒水,按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