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迁延,常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等特征。本病患病率高,国内统计可达6.55‰,占各半精神障碍(不含神经病)终生患病率(13.7‰)的半数左右,最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本病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身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症状 ⒈ 神经症样症状:失眠,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⒉ 人格改变:工作,学习松懈,纪律性差,旷工逃学,较以前孤独,不与人交往
如果发现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有类似下列异常迹象,而又无合情合理的解释,就要警惕或及早到医院找精神科医生检查确认,切莫疏忽大意,以免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1.类神经衰弱状态: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虽有诸多不适,但无痛苦体验,且又不主动就医。 2.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针对自己。3.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
莫名(化名),女,18岁,高三在读,系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在家事事都要以她为中心,稍不如意即在地上打滚撒泼,或数日沉默不语,对父母不理不睬,心胸狭窄。平时爱好文艺,参加校合唱队,排练很卖力,一次因小事受到老师批评,即感觉委屈、受不了,顷刻倒地,意识不清,双目紧闭,呼之不应,四肢乱动。一小时后渐安静,但不能张口说话,只能用手比划或用笔对答,示意有一球状物体自小腹上升至喉部,双下肢呈瘫痪状。经详细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该生的症状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疾病,诊断为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
高考结束后,小雨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大学,这在别人眼里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可小雨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升入名牌大学的呼声很高,此次高考发挥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分数达不到理想院校的录取标准。他懊悔不已,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整日呆在家里不出门、不愿与别人交往,就连同学来找他玩也不想见,经常一个人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父母为此很担心,想带他出去散散心,他也不愿去,有时稍不随愿还发脾气甚至摔东西。在别人的介绍下,他的父母找到了我,让我支招,帮助小雨从目前低落的状态走出来。
最近,清华女硕士研究生吴红(化名),因患重度抑郁症,从自己27楼的家中一跃而下跳楼自杀,令人痛心、惋惜。在此之前,吴红的母亲和双胞胎姐姐都因身患抑郁症而先后自杀。姐姐忌日那天,吴红曾给爸爸打电话,说自己身体不好,失眠,精神有压力,连被子都叠不好。之后,吴红到广安门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医嘱“严防自杀”。 从吴红母亲、其双胞胎姐姐及吴红均为自杀身亡看,吴红具有抑郁症家族遗传病史。那么抑郁症会遗传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抑郁症的确存在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
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都会有部分考生因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分数、不能报考理想院校而出现自卑、自责情绪,一方面觉得成绩不好,没脸见人;另一方面又感到对不起老师,更对不起父母。有的考生性格会突然发生改变,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近年来出现的多起考生离家出走、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自残事件,让人感到非常痛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考生把高考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机会,对高考成绩与自身前途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结果达不到自己或家长的期望值,经受不起挫折,才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为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及老师平时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