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详细

“全国残疾预防日,我们在行动” ---带你认识孤独症

发布时间:2020/8/25 10:21:12文章来源:本站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孤独症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及兴趣狭窄,活动刻板、重复,坚持固定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为特征。患儿家长最早注意到孩子的问题以“不会说话”“不理人”占多数。由于家长对孤独症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及疾病本身表现的特殊性,患儿父母常常忽视孩子一些早期孤独症的警示性症状,而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

微信图片_20200825102031.jpg

      其实,很多孤独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显现出社会交往方面的缺陷,他们往往对人缺乏兴趣,比如很少望着妈妈微笑,不喜欢妈妈的拥抱,6、7个月的时候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咿呀学语,经常哭闹不止或过于安静。患儿常常不会寻求帮助,或者只是拉着大人的手去取想要的东西,父母离开后无动于衷,对父母或主要抚养人缺乏应有的依恋,即使父母在身边,孩子与父母之间也很少有目光交流,显得极其孤独。除此之外,不会与同龄小朋友互动,也是孤独症患儿一个突出的表现。很多孤独症患儿只是自己玩,看到小朋友在玩也不往前凑,或者即便是搭理别的小朋友,也是抢别人手中的玩具或者打别的小朋友。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可以跟姐姐玩,只是在外面不跟别人玩,从而忽视了孩子的问题。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并可以有简单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只限于很表面的,空洞的交流,因为孤独症患儿对人物的泛化存在缺陷,所以当人物变换后,孩子仍然存在交往兴趣、交往方式等方面质的缺陷。

   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又一核心症状。有的患儿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这些患儿的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或直接没有语言,还有的孩子原来会说单字,会发叠音,比如会发“mama”“lala”等音,但后来由于病情的加重,未及时做康复治疗等原因,语言退化了,不说了。这也是家长带孩子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患儿因为语言沟通的问题比较隐匿,他们有语言,但语言的内容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问题,比如患者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不会提出话题和维持一个话题,这一点也是常常被家长们所忽视的。另外,说话像背书一样,缺乏感情色彩,说话时的语音、语调缺少抑扬顿挫,语速不均匀,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与场景不相符的话,也是孤独症患儿语言问题的一大特点。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孤独症儿童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他们常以哭闹表示自己的需要,而很少用点头、摆手等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愿,不会察言观色,看不懂别人伤心或者生气的表情。再者,患儿常常重复别人刚说过或曾经说过的话,对一般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角色扮演游戏等也是在孤独症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症状。

   兴趣狭窄,重复、刻板的行为,在孤独症患儿身上也表现的很突出。比如,我们的“小星星”对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但他们对车轮、瓶盖、风扇等圆的可以旋转的东西却很感兴趣,可以乐此不疲地玩很久,他们还会把积木、卡片、小汽车等整齐的排成一排,当被打乱顺序后变得烦躁不安,仍然坚持排成整齐的一排。部分高功能的患儿还常对天文、地理、数字、机械构造等感兴趣。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孩子,当我用诊室的打印机打印文件时,他说:“你知道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吗?”当我说不知道时,他就滔滔不绝地跟我说起来,而且难以进入下一个话题,而他仅仅是一个45个月大的小男孩。所以,我们的孤独症宝宝是神奇的,家长不要因为他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难以接纳他们,孤独症儿童带着明显的适应障碍、交往困难、问题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专长,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也会有良好的表现,有证据表明,部分孤独症儿童成年后从事的就是与儿时的特别兴趣和能力有关的工作。

    随着人们对孤独症早期干预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确能影响部分孤独症患者的自然病程。所以,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孤独症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行为等方面的核心症状,了解早期干预对患儿康复的重大意义,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进行正规、有效的康复治疗,才能给孤独症患儿及其家庭带来重生的希望。

                        儿少心理行为科   姜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