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常态化,功夫在“常”“长” 发布时间:2020/4/24 16:01:00文章来源:本站 “常态化”,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在“常态化”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所谓“常”,就是把疫情防控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也容易让人产生麻痹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走在街头,不戴口罩者不鲜见,有的人以为疫情已是“过去时”,有的测量体温动作开始“变形”,有的餐馆对客人“健康码”失去兴趣,有的景区公园人满为患,等等。从“应急”走向“常态”,不等于疫情已经过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要充分看到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看到境外疫情蔓延使输入性风险显著增加,看到国内不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在“常”上下功夫,就要准确把握“常态化”特征,多一些平和心态,少一些慌乱,把疫情防控具体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就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经常抓、抓经常、常抓不懈,决不能让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就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抢抓机遇、化危为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所谓“长”,就是长期抓、管长远、保长久、见长效。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面对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的多重目标、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既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也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能力准备和工作准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长”上下功夫,就要抓根本、谋长远、抓长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疫情防控规律,健全“两手抓”长效机制,使各方面治理能力适应“常态化”新要求;就要把疫情防控渗入到经济社会运行的各方面全过程,使疫情防控随着复产复工、扩大投资、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激活消费市场、稳外贸稳外资等同步推进,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风险社会”。从瘟疫、疟疾、流感,到非典、禽流感、埃博拉,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从未停止,而且不断升级。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是要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断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要常备不懈、防患未然,把“防火墙”筑得更牢些,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不确定的“黑天鹅”,乘着大风大浪勇毅前行。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大学生“抗疫”志愿者:青春有担当,志愿正当时! 下一篇:关于开学复课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更多新闻: 关爱护士队伍 守护人民健康——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2025/05/12 节前安全无小事 全面排查保平安-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检查2025/04/30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参加淄博市委老干部党校2025年兼职教师聘任仪式2025/04/30 喜报!我院护理团队在第十八届山东省护理部主任大会上斩获佳绩!2025/04/28 健康守护行动 名医基层工作站团队走进乡村2025/04/24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生活用品集中配送项目 邀请协商公告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