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常态化,功夫在“常”“长” 发布时间:2020/4/24 16:01:00文章来源:本站 “常态化”,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在“常态化”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所谓“常”,就是把疫情防控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也容易让人产生麻痹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走在街头,不戴口罩者不鲜见,有的人以为疫情已是“过去时”,有的测量体温动作开始“变形”,有的餐馆对客人“健康码”失去兴趣,有的景区公园人满为患,等等。从“应急”走向“常态”,不等于疫情已经过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要充分看到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看到境外疫情蔓延使输入性风险显著增加,看到国内不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在“常”上下功夫,就要准确把握“常态化”特征,多一些平和心态,少一些慌乱,把疫情防控具体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就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经常抓、抓经常、常抓不懈,决不能让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就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抢抓机遇、化危为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所谓“长”,就是长期抓、管长远、保长久、见长效。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面对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的多重目标、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既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也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能力准备和工作准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长”上下功夫,就要抓根本、谋长远、抓长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疫情防控规律,健全“两手抓”长效机制,使各方面治理能力适应“常态化”新要求;就要把疫情防控渗入到经济社会运行的各方面全过程,使疫情防控随着复产复工、扩大投资、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激活消费市场、稳外贸稳外资等同步推进,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风险社会”。从瘟疫、疟疾、流感,到非典、禽流感、埃博拉,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从未停止,而且不断升级。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就是要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断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要常备不懈、防患未然,把“防火墙”筑得更牢些,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不确定的“黑天鹅”,乘着大风大浪勇毅前行。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大学生“抗疫”志愿者:青春有担当,志愿正当时! 下一篇:关于开学复课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更多新闻: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签署专科联盟合作协议2025/10/24 赋能科普传播 提升表达效能——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2025/10/17 党建共建聚合力 携手共进促发展——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与淄博市焦裕禄纪念馆开展党建共建2025/10/17 医术精湛调药准 关怀入微暖人心2025/10/10 笔墨映初心 光影颂华章——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参加全市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展获奖2025/10/10 喜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25年山东省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获佳绩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