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精卫人的担当】爱心传递 情暖一线
Medical Sound
医·声
文
张丽丽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二病区
疫情开始到现在,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是每个人当下需要遵守并做到的。你有多久没有看望你的家人啦,没有团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诉说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牵挂。今天妈妈的一个电话,勾起了我许多的美好回忆。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当时上下班乘坐公共汽车,妈妈会在自己下班时打个电话,问问我下班了没有,估算着差不多我能坐几点的车,到家大概是几点。那时候,我一进家门,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厨房里传出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声音:“快,洗洗手吧,准备吃饭了”。记得当时自己会不经大脑的回应,“老妈,我都干一天活了,等了好久才坐上的车,这好歹是回到家了,感觉现在最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会,这才几点啊,就吃晚饭,这会有点早吧,如果您饿的话,您和爸先吃”,头也不回的走到自己的房间,关门休息。“妈妈,怕你值中午班,吃饭早,你看,你又这么瘦,本来吃饭的点就不规律,还是先别睡了,要不然,一会睡着了,就起不来,这晚饭就又不吃啦”,老妈会一边端着饭菜进屋,一边笑着说,还用好大的劲拉起我来。“好好好”我会很不耐烦的答应着……
这样的情形,似乎在结婚后,特别是身体感觉很累,又不想做饭的时候,经常回忆那时的美好。在疫情期间,为了保障病区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在病房楼封闭期,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着爱心的传递。
● ● ●
单位食堂的师傅们,会每日调换着不同的蔬菜,改善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胃口,为了保障一线的“战友们”能有充沛的体力,努力坚守着;药房的药剂师们,每日会准确无误的将各个病区的药品,准备齐全,送达病区门口;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每日需要的必备品--口罩,由无菌物品发放处每日送达,配送之前会在单位工作群里,温馨提示“听到门铃后,到病区门口领取”;病区每日所制造的垃圾,会有物业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派专人运出病房楼;心理咨询中心的车主任、李老师,通过瞩目视频会议的方式,专门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每晚一次的正念减压放松训练,帮助他们滋养心身、舒缓情绪;中控室的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各楼层的水电等设施的安全,也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宣传科的孙科长,每日将一线的工作报道通过各种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的视野;工会的吴院长,特殊时期,不能进入病区,通过微信,送来了“如有需要,大家直接对接工会白老师”的关爱,心系一线的工作人员的点滴生活……
● ● ●
此刻,将一点一点的爱心、慈悲心,化作力量的源泉,陪伴着每一位一线人员。我不知道,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如果将医院比作一座庞大的机器的话,那每一个部门,就是一个个小小的零部件,传送带将带动着机器的高速运转。传送带正是通过这一份一份爱心的传递,温暖着一线的每一位“战士”,鼓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持续的战斗力,坚守着、奋战着!
● ● ●
- 上一篇:【淄博精卫人的担当】疫情下正念呼吸的力量
- 下一篇:此时此刻,我们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