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睡不着该怎么办
在精神科门诊中,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90%左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失眠患者焦虑障碍的诊断率可达33.1%。以“焦虑、紧张、担心甚至恐惧等焦虑症状”为主诉的患者,不低于80%存在失眠症状。失眠是广泛性焦虑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失眠常与焦虑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
张升(化名)是一名50多岁的公职人员,因半年前工作调动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节奏,感觉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加点、熬夜,逐渐出现入睡困难,常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两个小时后才能睡着,而且睡眠表浅,很容易惊醒,一晚上会反复醒三四次,再次入睡需要半小时以上,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睡眠质量也不高。张先生在家自行间断睡前服用助眠药劳拉西泮后,白天能坚持工作,但精力差,整天无精打采的。工作压力大时失眠症状会加重,服药量逐渐增多。
一个月前张先生体检时测得血压偏高,达130/100mmhg,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常唉声叹气,于是到心内科就诊,医生给与药物治疗,并嘱咐他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保持足够的睡眠,服药一段时间后血压维持在120/90mmhg左右。但患者还是烦躁不安,担心病情加重,睡眠明显减少,即使服用助眠药物也仅能维持3个小时,有时整晚不睡,第二天起床就测血压,发现血压稍高就开始紧张,严重时坐立不安,并出现头晕、耳鸣,自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患者平时性格外向,待人豪爽,但脾气急躁。就诊时表现焦虑,烦躁,坐立不安,跟医生说一定要治好自己的失眠,“睡不好就会血压高,血压高就会中风,那样自己就成残废了”。
医生经过综合评估,给出了如下诊断:1、原发性失眠;2、焦虑状态;3、高血压。综合患者发病与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应激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医生给与患者个性化综合治疗,向其科普相关疾病的知识,矫正认知,给予镇静催眠药物、抗焦虑药物改善失眠、焦虑症状,增加有效睡眠时间,降低失眠和焦虑对躯体健康的影响。经过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辅以睡眠健康教育,患者睡眠状况逐步改善,工作效率提升、不用经常加班熬夜,下班后有意识的进行适量运动,血压恢复正常后渐渐停用降压药物,不再时时关注血压的变化,对自己的疾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专家建议,出现睡眠问题应引起重视,不主张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尽快去专业机构诊治,防止出现不良应对模式而导致失眠慢性化,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共病风险。
(门诊部 刘翠美)
- 上一篇:面对焦虑,保持焦虑
- 下一篇:临近考试,胡思乱想,总是担心考场上的事,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