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实现升级蝶变

发布时间:2019/2/11 13:53:22文章来源:

改革开放40周年,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实现升级蝶变

12月18日上午,淄博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改革开放40周年现场直播盛况,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院的热情

   观看大会直播后,大家纷纷表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全市人民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得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农村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在医疗卫生领域,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医疗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过去淄博精神卫生中心干部职工为中心的发展变化倍感自豪

 悠悠寸草心 拳拳卫士情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纪实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坐落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淄川,根植文学殿堂的沃土,浸润齐国古都的遗风,承载淄博精神卫生的发展使命。从荒草地上的草瓦房到标准化的病房楼,从眼观手摸的诊断到现代化的一流设备,多少精卫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服务患者的赤子之心铸就淄博精神卫生的丰碑。

淄博精神卫生中心40年来病房楼的变化

淄博精卫人40年居住环境的变迁

    改革开放之初,医院条件简陋,仅建有一座二层门诊楼、三个简易病区及洗衣房、仓库、药库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4300多平米,床位130张,职工60人,年门诊量19000人次、收住院病人数530人在物质极其匮乏条件异常简陋的环境下,老一代淄博精卫人凭着一腔热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在一片荒草地上把医院建立并发展起来从最初的只有几间简陋的瓦罐式平房院落逐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管理规范、特色显著的三级甲等医院,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一代又一代淄博精卫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逐步发展、不断壮大,成为环境优美、学科齐全、设备一流、技术领先、人文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担负着鲁中地区临床心理与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心理健康查体、心理咨询治疗、对外学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医院目前建筑面积4.6万平米,职能科室21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9个,编制床位700张,年门诊量10万人次。目前,中心在职职工466人,卫生技术人员340人,硕士及博士学位9人。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48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淄博市名医3人,国家级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5人次。中国森田疗法临床治疗及科研基地、中国五大内观疗法培训基地之一,滨州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国家级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科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心理科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山东省诚信医院”“山东省精神卫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7“感动淄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5年荣获三项国家级荣誉

省级重点专科、学科、专业

2016年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

质量为根,提质增效

医院也由改革开放之初仅有精神科到现在拥有临床心理科、心身科、康复科、老年精神科、儿少精神科、物质依赖科、睡眠医学科等特色科室,满足了精神障碍患者咨询、治疗、康复等需求。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两翼,建立特色病房,收治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物质依赖、失眠症、儿童孤独症等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独特的内观疗法、正念疗法,让患者在平静中冥想和反思,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中心重视软硬件设施建设,于2015年升级原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检验信息系统、影像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目前,中心拥有脑地形图、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MECT)、心理CT、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仪、经颅磁刺激仪等精神卫生专科及常规诊疗设备。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设施保障。2016年晋级为三级甲等医院,开创了中心快速发展的新纪元;2018年重点运行的“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心理发展中心、精神康复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及高新院区心理卫生中心已初具规模,逐渐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

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发表的论文著作

科教兴院,推进融合

中心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选送优秀人才去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学成后带动本学科创新发展。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出席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指导。成功主办了2次国家级心理卫生学术会议,并承担了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年来共有科研立项课题17项,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论文数百篇,其中SCI收录6篇,出版医学专著30余部,专利3项。中心率先与四川华西医院等34家单位联合开展网络远程会诊,走在了全国精神卫生行业前列。

2018年牵头成立淄博市互联网+精神卫生专科联盟

2018年,又牵头建立了淄博市互联网+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实现“资源下沉、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目标,发挥三级甲等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开展,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分级诊疗等医疗服务,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针对医院服务对象多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推进“一次办好”事项,整合门诊资源,编制明白易懂的工作流程、服务指南,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建立门诊综合服务大厅,厅内设置开放性服务台,配备候诊椅、轮椅、饮水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提供政策咨询、门诊导引服务,推行“进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如今患者就诊,可采取电话、现场、网络预约方式“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就医模式缩短等候时间,改善就医体验。门诊就医,可使用就诊“一卡通”自助查询服务系统检验报告单自助打印。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医疗值班人员、药品等信息,方便患者选择。

选派优秀“第一村医”深入偏远山村服务百姓健康

成立高新院区(淄博市心理卫生中心)

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全覆盖。经常组织患者参加医护患联谊会、户外郊游及炊事活动,每月为住院患者集体过生日,送生日蛋糕和长寿面。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合理意见、建议,定期进行“模范休养员”和“我最满意的护士”评选,激发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医护人员每月为住院患者集体过生日

供患者康复活动的精神家园的昨天、今天

为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心建成了拥有广场、凉亭、奇石、数十种植物的康复期患者“精神家园”,由工娱疗室和理疗科整合而成康复科,延伸业务范围,增设了社会技能及言语听力训练等设施,开展工娱体疗活动及感觉统合训练、沙盘游戏、绘画、团体心理游戏、手工制作等康复项目,降低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致残率,开创了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康复的“淄博模式”。

     40年岁月如歌,淄博精卫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责任担当”的医院文化精神,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坚决依法依规执业,开展惠民义诊、科普讲座、帮扶济困、心理干预、应急救援,用行动诠释大爱人生。“4.28”胶济铁路特大交通事故,选派心理专家对伤员、家属及参与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5.12”汶川大地震,精卫人赴抗震救灾现场开展心理救援,并编写《灾后心理保健与危机干预知识问答》发放到灾民手中,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阴霾1999年创办心理卫生网站,并开通心理救助热线0533-8758811。下设11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经常选派优秀医疗人员、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宣传活动,每年受益人群2000余人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月”、“万名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健康服务“六进”等活动,心理专家分赴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目前受众万余人。已先后选派3批、6名“第一村医”到偏远山村,帮助村医为村民健康查体、诊疗疾病、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入户随访等工作,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行动,已解锁患者15例。开展精神及智力残疾鉴定工作,已完成鉴定6000余人次。在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克服床位缺乏、人员紧张、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避免了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促进了重要活动期间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内关爱,对外关怀。精卫人用感恩之心展示着仁爱众生、海纳百川的志向与胸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与信赖。

为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中心在淄博市高新区建成一处面积近3000平米“淄博市心理卫生中心”,为城区群众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及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等服务,为中心城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展望淄博精神卫生美好未来

悠悠寸草心,拳拳卫士情。40年的夙兴夜寐,见证了代代精卫人勠力同心、矢志不渝的坚强信念。40年的栉风沐雨见证了精卫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百姓为父母的担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三甲医院的新起点上,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向着打造国内一流精神卫生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