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莫让负性情绪污染了亲密关系
“亲爱的湖北,你缺什么,山东就给什么,山东什么都可以给,但是白衣天使是借的,请一个不少地还回来!”看到近几天朋友圈转发的这段文字,禁不住泪目,看似略带调侃的话语,戳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传递出的是山东父老乡亲对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凯旋归来的最美好的祝愿,还有隐约的对他们安全的担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公众仍然存在对当前疫情的不确定性的疑虑。
目前人们仍然普遍存在担心,焦虑,恐惧,抑郁,紧张,不安等情绪,这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这种影响巨大的社会公共卫生应激事件境况下,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要学会去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正确对待这些情绪,不要让一些负面情绪污染了亲密关系。
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每个普通家庭中都可能会暴露出一些以前未曾关注到的层面的感受,或者只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境下这些家庭关系的细节被放大了,下面是网友总结描述的一家三口居家防疫的日常生活的表现,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无意中被雷同到的那一个:
丈夫的日常:起床-挨骂,看手机-挨骂,吃饭-挨骂,睡觉-挨骂;
孩子的日常:起床-挨骂,吃饭-挨骂,做作业-挨骂,睡觉-挨骂;
妻子的日常:起床-骂老公、骂孩子,做家务-骂老公、骂孩子,吃饭-骂老公、骂孩子,辅导作业-骂老公、骂孩子,睡觉-骂老公、骂孩子……
防疫期间,我们的外在活动范围被限制,物理活动空间缩小,但是由于有各种规定的制约和监督,大家不得不遵从;但是人们内在的一些不适感受,短时间内还可以忍耐,时间一长,好多人就感到内心似乎也被约束和禁锢了,从而产生愤怒、憋屈和难以忍受,开始发脾气了,像上面网友描述的家庭生活日常模式恐怕不在少数,甚至摔东西、踹门、砸墙等行为也并不罕见。
类似这样的一些负面情绪,总是要有些出口来宣泄,无疑我们身边的亲人成为了第一受害者。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是在遇到这种重大社会危机事件时每个人都会出现的,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只有你才会有这种体验;其次,提高我们个体的自我觉察能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坏情绪上来,立即叫停,告诉自己“我可能出现了坏心情”,当你看见了这些坏情绪,并接纳和允许它的存在,它就失去了对你身边亲人的攻击性,也就不会再对他们造成伤害;或者当你意识到坏情绪上来的时候,可以通过摔抱枕、摔塑料物品等的方式来宣泄,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些平衡;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扩大自己的心理空间,增强自己的心理能量,让自己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当下的困扰。积极心态是抵抗病毒的天然屏障。
专家简介:
- 上一篇:青少年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 下一篇:履行医护职责使命,齐心协力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