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我的生活我做主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进展,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攻坚关键时期,普通民众居家防疫也已经十余天了。人与人之间物理空间的隔离,让人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社会疏离感。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打破了人们以往稳定、规律的生活状态,同时被打破的还有人们的心理平衡环境,使人们丧失了一直以来对自我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居家期间,怎样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适于自己的调适方法,缓解自己的心理不适,保持或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让自己能够在非正常状态下尽量维持生活的规律,把控生活的走向,自己决定“我要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找回自己的掌控感,重新回到“我的生活我做主”的生活轨道上来。
即便是居家你可以做主去做的有很多:
你可以一家人一起商量着决定每日三餐吃什么,然后动手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爸爸掌勺炒菜,妈妈打下手、蒸米饭,孩子择菜、洗菜,分发碗筷……
你可以利用这难得的休闲时间去拓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试着画一幅仿古山水、练练书法、吹一曲快忘掉了的葫芦丝……
你可以去读一读以前自己一直想读而没有时间去读的那本书……
你可以陪年幼的孩子一起练琴、玩躲猫猫、丢手绢的游戏……
你还可以采取便易的方式锻炼身体,练练瑜伽、在房间里踱步、伸展肢体做做体操…… 你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语音或者是文字等方式,与同事、朋友探讨工作问题、交流生活感受、沟通情感需要等等……
这些都是你能够把控的,是否去做决定权在你。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可以让你体验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缓解自己的社会疏离感。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应对居家的不适应,例如过量抽烟、喝酒、通宵上网玩游戏等等,这些行为对个体身心的伤害不言而喻,从心理层面上看是一种对困境的逃避和不接纳。
所以,建议大家更多地去尝试类似前面提到的那些方式,着手日常生活里的简单、易行的小事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让自身和环境相适应,内心从容、淡定地度过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在任何环境和状态下都能做到“我的生活我做主”。
蒲金玉,本科学历,从事心理卫生工作三十余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EAP办公室主任,淄博市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曾于2001年在北大六院临床心理科进修学习,并担任本院心理咨询与心理救助热线主持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有多篇关于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文章见诸报端。
擅长领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运用精神分析、艾瑞克森催眠、释梦、正念减压疗法、沙盘及绘画分析等心理技术进行婚姻问题、家庭关系、焦虑症、抑郁症、神经症等的心理咨询。
心理援助热线:0533--8758811(24小时)
0533--5264253(白天)
地址:淄博市淄川区淄矿路102号门诊楼三楼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