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教育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
路教授:您好! 我的儿子上高中,平时也挺乖巧,对父母也小径,学习成绩也算不错,为此我和他父亲很欣慰,可最近我发现儿子经常偷笑,问其原因也不回答,昨天我下班回家,正碰上儿子与一个女孩拥抱接吻,愤怒的我冲上去打了儿子一巴掌,又说了那女孩一顿,结果可想而知,我与他爸为此忧愁万千,不知怎样和儿子进行沟通才好。 一位着急的家长 随着孩子性别意识的逐渐觉醒,渴 -
电脑让孩子变得孤独
问: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最近喜欢玩电脑,但学习和做作业并没有耽误,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孩子沉迷于电脑,耽误了学业,有的还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也有点担心,作为家长我该怎样引导我的孩子呢?答:儿童被电脑吸引,沉湎于电脑屏幕画面中,认为这刺激、好玩有意思,因而不愿与小伙伴们玩耍,不愿和父母在一起交谈,不愿与外界接触,讨厌上学。整天和电脑厮混在一起,迷恋于屏幕画面,在网上想入非非,思绪像脱缰的野马,独来独往,百无禁忌,纵横驰骋,俨然是个不可一世的英雄。一旦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来,还要去上学,在课堂上听讲,做作 -
封闭性格的自我心理训练
属于封闭性格的人最怕的就是与人打交道。与别人说话时不敢看对方,讲出的话也是异常简短和呆板。从来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连一个说点知心话的朋友也没有。一到有人的场合,就感到别人的目光都在紧紧注视着自己,以至于紧张得全身发抖,唯一的愿望就是赶紧逃离。 那些不鼓励子女进行社会交往和不注意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家庭背景,常是造成这类性格的最主要因素。在这种缺乏人际沟通环境里成长的孩子,生活圈子只限于学校和家里,对于一般社会技巧往往一无所知,这令他们一旦跨入外部世界,必定是不知所措并连连受挫,使他们从此退缩 -
人际关系与沟通协调
一、导致人际关系不良与沟通障碍的原因: 1.讯息不正确、不完全或被扭曲 1.过滤作用 2.知觉的影响与选择性知觉 3.语言 2.不够自我肯定、保护自我、传达台面上的话(沟通的内涵不真)(小我、私心),以攻击他人来保护自己 3.过于求完美 4.无法了解不同背景、经验、成见及人格类型者之个别差异 二、如何增进人际关系与沟通协调能力 1.肯定自我价值-以爱为生活目标(建立大我) ◎把爱给予对方,才会和对方产生共鸣 2.常存感恩的心,归零,而非以100分为标准 3.打破求完美的行 -
如何克制“暴躁” ?
1.对暴躁易怒的危害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为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发怒,做出不该做的事,引起恶性斗殴,甚至导致人命案子的发生,最后锒铛入狱,事后常常后悔不已。所以发脾气并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增加新的矛盾。 2.增强理智感,学会克制自己的怒气。 增强理智感,可以使我们遇事多思考,多想想别人,多想想事情的结果,认真对待,慎重处理。一旦发觉自己出现了冲动的征兆时,及时克制,加强自制力。 3.学习一些帮助自己克制暴躁脾气的好方法。 在家进而或在课桌上贴上“息怒”、“制怒”一类的警言 -
自卑的种子是何时种下
为何有人过分地追求完美?有人夸夸其谈,喜欢炫耀自己?有人争强好胜,总想占个上风?南京心理咨询师苏薇如说,这种种表现,其中有的是“自卑情结”引出的“自卑补偿”。自卑情结,一般是在人幼年时种下的。孩子的认知像一张白纸,“笨蛋”、“残废”等一点点有关自尊的伤害,都会在他的心灵里扎根,长出自卑的树来。“自卑情结”植根于人的潜意识中,很可能连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但它总会有所表现,有的直接表现为退缩,有的却与之相反,如更加争强好胜。心理学家阿德勒称这种现象为“自卑补偿”。“自卑补偿”让很多人获取了成功。如,拿破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