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营造睡眠环境和条件?
(1)避免在不熟悉的环境睡眠 (2)室温20℃和湿度60%左右最有利于睡眠。 (3)卧室光线要暗淡。 (4)周围环境要安静。 (5)每天傍晚(不要在临睡前)锻炼身体,强度以微微出 汗为宜,每次30分钟以上,持之以恒,有助人睡。 (6)宜刷牙,不仅利于护牙,也利于安稳入睡。 (7)宜梳头,梳到头皮发热,不仅能护发,也能促人安眠。 (8)宜热水泡脚,会使足部血管扩张,减少供给头部的血 液,促使大脑的兴奋性降低、抑制过程加深并扩散,解除下肢酸 -
什么是梦?
梦是在人睡眠抑制状态下发生的一种不随意(无意)的想象活动。按传统解释由于一天的活动,人的脑细胞疲倦了,大脑皮层处于弥散性抑制状态,抑制不断扩散,当抑制扩散至大脑皮层下中枢时,就产生了睡眠。但在大脑皮层中始终还有些抑制不深或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目前普遍认为,正常人每次夜间睡眠时都要做梦,在8小时的睡眠中,大约有90-120分钟处在做梦阶段。不过并不是所有梦都能记住,它们大多数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在做梦,可以根据脑电波的波型。人的 -
为什么说梦有益健康?
目前,有关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即梦不仅不影响大脑的休息,而且还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功能所必需的。梦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首先,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大脑细胞的功能。研究指出,在梦的阶段,脑内会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从而促使脑细胞蛋白质的新陈代谢,促使脑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有利于大脑选择、整理、储存来自外界的信息;维持脑细胞活动的平衡,使大脑特别是“优势半球”得到积极的休息。人在沉睡的无意识状态中进入美妙的色彩缤纷的梦的世界,正好起了完善脑细胞功能 和防止其衰退的作用。有人认为,梦也许 -
睡眠与学习和记忆有什么关系?
人们睡好了头脑自然就感到清晰,反应敏捷,记忆力好,连续几夜睡得不熟不深,早上起床后就会有头沉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反应。这一现象大多数有过睡眠不足经历的人都有这种体验。从医学科学角度讲,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将睡眠剥夺,尤其是将深度睡眠剥夺,人们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有人用大鼠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利用灯光作为信号,亮灯几秒钟后给穿梭箱通电,通过金属栅条刺激放入梭箱内的大鼠,大鼠受电击拼命奔逃,最后发现一个洞,钻过去就进入了外观相似但不通电的安全区。经过十几次重复, -
睡眠对身心健康有哪些积极作用?
无论男女老幼,睡眠对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睡眠对人类身心健康有那些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除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谁都知道,在身体状况不佳时,或在剧烈活动后感到疲惫不堪时,如果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则体力和精力就很快得到恢复。这是因为人体内各组织器官,都处于不断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也积累起来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如乳酸等,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感到疲劳,这是人体神经系统对体内代谢废物积累所做出的保护性反应,此时如果不停下来休息,就会使人体生 -
健康成年人一天需睡多长时间?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24小时内应该睡多长时间才能确保健康的需要,这是人们比较关心而有众多的科研人员注意研究的问题。这个时间从有关资料介绍的情况和人们的具体实际看,很难硬性地制定,只不过是大概而言。有一项百万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9小时范围内者占绝大多数,约为80%。另一项800人的调查结果为,平均睡眠为8.5小时。实际当中还有一些长睡眠者,他们一天的睡眠时间要在10-11小时,但这种情况仅占 1%- 2%。世上也有个别短睡眠者,他们每天只睡3-5小时,即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如法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