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讨厌变成喜欢
问:我在厂里做的是钳工,现在下岗了,改去街上卖馒头,我很不习惯。说穿了,是很不喜欢。我的一些工友,下岗后有的在开商店,有的在理发,他们也同样感觉不习惯,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了。不干吧又没有更合适的路子,干吧,心里又别扭。唉,生活真是折磨人。 答:你说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中很普遍。经常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很好,偏偏大多是事与愿违。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将讨厌的转变为喜欢的,是必要的。一个人被朋友强拉去打球,心想:“没办法,只有再去试试是否真讨厌。”在这种心情下挥杆打球,忽然发现有很多适合自己 -
有种怀旧属病态
问:我现在老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的小摇床,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我做梦都想恢复少女时轻盈的身姿,清澈如水的心灵。我甚至宁愿又回插队那会儿,虽然苦点儿,但那时多么年轻,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我那时,还是班干部、大队长。我仍保存有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旧书报。但现在,我一个普通的妇女,下岗失业在家,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心想要是能再回到年轻时多好,做梦都是以前春风得意的情景. 答:你这种情况较多见,应正确对待,找出相应的对策。首先,人认识问题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社会是 -
书看乱了干扰情
问:我爱看书。什么方面的书都看。武打的、言情的。看了心理就乱、就想,晚上睡不着,想三想四影响了学习,而且身体素质也在一天天下降,老师说我中了魔。我却想,读书有什么不好?老师说读书也是有选择的,要多读健康有益促人向上的书。真是这样的吗? 答:老师说得对。中学时期,是思想最活跃,对未来充满着幻想的人生阶段。这个时期的少年除了具有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少有顾忌和可塑性大等积极的一面之外,也有消极的一面,即稚嫩、感情脆弱、知识和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等,因而易于接受不同的刺激和感染。一本好书可以激 -
和孩子沟通要趁早
问:我是一名高二男生的母亲,我一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十分苦恼,我的孩子表面上挺听话,和同学老师交往也不错,但是就是不善于和我们家里人交流,从不说生活上的感受想法要求。我们家里人性格都较外向开朗民主,可他就是和我们没话。最近我发现他好像在交女朋友,因为他总是收发短信并对短信十分重视,下晚自习回来边学习边发短信,行为异常。我很苦恼不知如何找他谈谈,又想帮助他又怕伤害他,您说我怎么办呀? 答:您是一个关心孩子的妈妈,我能够感受到您很焦虑,你也想要做好亲子沟通,但是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并 -
情感挫折考验心理承受力
近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女朋友突然变心,不念旧情跟了别人,这位22岁的男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13层楼跳下身亡。因不了解这个男子的具体情况,无法得知他的心理成长过程。但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应属冲动性自杀行为。有资料显示,许多自杀未遂者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37%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那么,对许多人都会碰到的这类恋爱受挫的事件,为什么这位男子却选择了这样一种解决方式呢?一般来说,导致自杀首要的原因是各类精神疾病,主要是抑郁症;其次是情感方面的问题 -
吓出来的心病!
王女士,28岁,已婚,幼儿园老师。三年前结婚,至今未怀孕。1997年元月做诊断刮宫术,术后出现少量出血,患者较惊慌,又听同事讲有癌症的可能,更加紧张,感到心慌、心悸、气促。一周后,经处理出血停止,但患者仍然害怕患有不治之症,又怕不能生育会被丈夫抛弃。诉失眠、烦躁、易激怒、发脾气。3个月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作性极端烦躁、坐立不安、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口唇麻木、双脚发麻。自觉会疯、变傻、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半个小时至一小时不等。每个星期都发作,发作间歇期间仍有烦躁,担心再发,怕听收音机,怕看电视,怕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