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综合征”要正确对待
问:工作琐事在等着我,可最近又怕下班,因为有同样各种不愿面对的事情在等着我,比如被上司拉去陪客户,被老婆拽着去逛街,被家人催着去接孩子,被妻子唠叨着做家务,总之有太多自己并不情愿去、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有些同事与我一样有着同样的感觉,我是不是得了下班综合征了? 答:读了这位朋友的来信,使我想起学习心理咨询的时候,导师常说要寻找案主的不寻常之事。现在不寻常之事真的来了,下班本来是一件让人雀跃欢呼的事,但却有许多人惧怕下班。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因为一定程度上,对生活无法正确面对造成的,人一旦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
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三不”指:不馋、不懒、不烦 “三有”指: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和工作无关的爱好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幸福很复杂,作为一个论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将它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幸福又很简单,因为即使是那些说不出幸福是什么的普通人,都能够告诉你他是否幸福。能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对于什么是幸福,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往今来不少人试图对幸福理解中的一些共性加以归纳,以帮助人们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三有”和“三不”说法,就是其中之一。“三有”指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和工作无 -
新人为何患婚前恐惧症
五月,是浪漫的结婚季。可是,一些即将踏上红地毯的准新人们,在婚姻殿堂的门口,却突然犹豫徘徊起来。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理由,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心生恐惧和担心,迟迟不敢迈出最后的脚步。专家分析,这些准新人已经患上了“婚前恐惧症”。 婚礼前的“逃跑新娘”朱莉亚-罗伯茨曾主演过一部卖座影片《逃跑新娘》,讲的是年轻女子玛琪因为恐婚而4次逃婚的经历。而如今,随着五月结婚旺季的到来,现实生活版的《逃跑新娘》,也正频频上演。今年26岁的林凡是位美丽的准新娘,她的婚期就定在5月上旬。可是,本应该沉浸在甜蜜中准备婚礼的她,却变 -
心理学家吁正视“少年自杀”呼唤“爱的陪伴”
近期海外及上海接连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令社会各界在震撼中开始正视孩子们的心理危机,并寻找解决良方。三日在上海举行的畅销心理小说《我遗失了时间》互动会上,心理学专家、学者们“剑指”未成年人的“领路人”,呼唤父母们应给予孩子更多“爱的陪伴”。 “与十年前相比,现在青少年的心理能力弱化了;以前小孩子的人格偏差没有现在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科室主任季建林感叹道。据他分析,孩子们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以前有多个子女做寄托,而现在父母的‘望子成龙’之心都集中到了独生子女身上”,季建林认为, -
17岁男孩沉迷“网上同居” 家长担忧管教难入手
“老婆,你回家了吗?”看到这样的网上留言,相信没有人会大惊小怪,反而会觉得挺温馨的。但如果留言的是一名中学生,很多人就会吃惊了,而孩子的家长更是感到忧心忡忡。 南昌市民黄女士向本报反映,她今年17岁的儿子在上高二,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刚开始她以为孩子是上网查资料,后来才发现儿子是在玩一种同居游戏。让黄女士烦恼的是,自从儿子沉迷这种游戏后,便没有心思学习,甚至逃课到网吧玩此游戏,黄女士担心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但又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 每“同居”一天“亲密度”就增加 随后,记者登录并注册这款游戏。 -
老年生活更要充满阳光
问:我是一位马上就步入七十岁门槛的退休工人,老伴在前几年也去世了,三个子女虽然孝顺,但最近的我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为一件小事、一句不中听的话而耿耿于怀,显得“小气”和固执,脑子越来越笨了,人显得越来越老了,请问我怎样才能有一个愉快的晚年生活呢? 答:不少老年朋友十分注意身体和防老防病,去往往忽视精神方面的养生。老年朋友要想使自己保持青春活力,始终精神不衰,做好心理防护是养生保健之关键。 1.忘得了过去。步入老年,人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其中必然经过了风风雨雨,然而过去的已经过去,留恋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