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职”让她总想跳槽
小李在一家公司上班,待遇不错,但她总觉得不适合自己,想调换一下单位。其实这并不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因为不满意工作环境或者待遇或者因关系处不好,已经换了三个单位了。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两年不到,她又感到有些烦,但又怕频频跳槽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感到很无奈,特打电话咨询,希望能搞明白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时下,有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对工作抱怨不断。他们虽然准点上下班,可一些人总是表现出无精打采的样子,把上班当成一件苦差事,老是想调换一个工作或者干脆不上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厌职情绪。实际上,即 -
考试成绩不理想 中学生频频自杀 快筑起心理“防火墙”
期中考试刚结束,便有许多中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采取过激行事例见诸报端。比如《华西都市期报道,成都某中学初二学生拿到半学期考试成绩单后,发不理想,心头非常郁闷,便逃课家里,而且心烦意乱,竟拿出水在左手腕上割了一刀。见血流,吴某被吓住了,自己一边找胶血,一边拨打120求救。医生到很快帮他止住了血。另有一个男孩考完试后因为母亲说了他就从他家所住的21层楼的窗户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期中考试本来算不得一次很重考试,有些学生心里也明白这理,但为什么会对学生产生这的影响呢?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一个花季 -
为中学生心理把脉
为了提高淄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我在近期深入到了张店区的各大中学校,进行义务的心理辅导讲座,深受师生的欢迎,其间,也遇到了不少例子,借此与大家共鸣。 个案1:学生甲,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个案2:学生乙,男,遇生人或校领导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 -
自虐不是简单伤害
张先生是一名15岁男孩的父亲,他在咨询电话中说:“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上初三的儿子做作业的时候睡着了。我叫了几次,他都没有醒来。我去拉他,却突然发现他的手腕上有很多伤疤。我紧张地想,儿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黑社会团伙了,受恐吓后不敢说。于是,我便开始诱导,最后,儿子烦躁不安地告诉我,是他自己用小刀割破的。刚开始,我还是不信。但当我意识到这是可能的时候,又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感到无所适从。”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有许多媒体报道过类似的中学生割手腕、烫伤等自虐行为。孩子的挫折,家长们真的不懂吗? 从心理学 -
网上网下为何判若两人
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规蹈矩,寡言少语,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他们在网上与网友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社会弄潮儿。这也是令很多陷入网恋的青少年大失所望的原因。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 何谓网络双重人格?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社会文化环境 -
大学生傍富为哪般
成都大学生王军(化名)公开征“富姐”的事最近成了各家媒体报道的焦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不想等,我要的是现货”……这样的句子越来越多,一时间,“富翁”、“富婆”、“大款”成了改变大学生们命运的一大筹码。虽然这是极少的现象,但也足以引起我们对现代的“天之骄子”们思想的关注。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接诊的一位心理障碍患者却因此得了心理疾病,她几年前是大学生,傍富的虚荣心理作崇,没能在校真正完成学业,她认为“嫁个大款,可使自己少奋斗20年”,寻了一个大她十几岁的“富翁”,确实得到了物质的富有,可有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