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但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 -
“小大人”易出心理问题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这样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家长的喜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小大人”一般都经过家长的严格管教,在他们心里从小就种下了“应该”懂事、“应该”像个大人的种子,于是在成长中过度去满足家长的心理需要,表现出懂事、听话、力求不犯错误的特点。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要求成为大人,他们丧失了很多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丧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的欢乐,也丧失了发展自我的能力。“小大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青春 -
被忽略的孩子易争强好胜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有意无意地使用忽略孩子的办法,也就是“不管”,好像这样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被过度关注成为“小皇帝”,就采取相反的办法,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受。他们为了能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倾向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比别人强,一定会得到关爱。从而逐渐生出一种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忽略孩子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哪些长远影响呢?最明显的就是孩子长大后会具 -
孩子爱捡垃圾怎么办?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总爱收集一些“破烂”,像螺丝帽、玻璃瓶、小棍子等一些毫不起眼的东西都被孩子视为珍宝,百玩不厌。家长们看着就担心,孩子还小,万一吞了怎么办,就算不吞,那东西也脏得很,硬是拿走吧,又哭天抢地的……宝宝为什么会对垃圾情有独钟?捡垃圾,是一个用手去探索世界的行为。手是口和眼强有力的延伸,宝宝喜欢用手去感知世界,感知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细小的“垃圾”,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喜欢收集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特点,他们收集那些自己喜爱的新奇事物,摆弄、观察、欣赏,这是孩子生长发展 -
如何调教性格软弱的孩子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二、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 -
当心“花儿”早开--社会心理因素导致性早熟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青少年性生理发育年龄提前。女孩月经初潮年龄由10年前的13.8岁提前至12.28岁,男孩初次遗精年龄则由14.43岁提前至13.86岁。通过对大量性早熟患儿进行观察分析后认为,除生长营养增加而发育加速、环境污染影响以及摄入含有激素的食物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教师重视。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传播媒体,如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内容中,与性有关的内容比以前显著增多,儿童耳濡目染,不自主地被潜移默化,他们比上一代人普遍“开化”得早。由于人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