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疾病和情绪的关系
许多不懂医学的人会认为,我们脑袋里会出现的一些生理紊乱是由神经紧张而造成的,在他们看来,再也没有比生理紊乱更让人琢磨不透的事情了。即便是一些医术非常高明的专家,他们也不能很清楚地解释头脑中的这种紊乱,更不用说作为门外汉的我们了。因此,大脑的紊乱总是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有人开始研究那些会诱发人生理疾病的情绪,探索造成这种紊乱的原理。其实,官能性疾病,或者说是情绪导致的疾病,它和胃病、头疼发热一样都可以干扰你身体的正常功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 无声战斗:“官能性疾病”在你体内 -
舒缓焦虑 以平常心应对高考
离高考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不少考生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这种焦虑,看似是正常的,其实不正常。如果严重的话,有些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将会影响考试的成绩和发挥。高考前如何应对焦虑,记者就此采访了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徐其涛,他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徐主任告诉记者,担心、害怕,睡眠不好、烦燥等症状是焦虑症的表现,平常考试可能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社会和家庭对高考赋予的意义和重要性非常大,所以大家更关注一些。随着高考的临近,压力显现下,焦虑症状表现得较明显。高考承载家庭 -
接纳焦虑 应对高考
“高考焦虑,不光是学生考试的焦虑问题,更严重的是家长焦虑。我看到的不是焦虑的孩子,倒是焦虑的父母。”谈起如何应对高考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一病区、睡眠医学科一病区主任张勤峰一开口就这样说。“现在的孩子实际都挺坚强的,考了很多年的试了,绝大多数孩子对高考能够应付自如,反而多数是父母过度重视。”他奉劝家长应该有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淡化处理,家有考生,也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以免对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焦虑是一个积极心理因素,对于焦虑要接纳而不是排斥。”张主任说,人脑无法把控自己的情 -
黄金期尽早干预让孩子走出“孤独”
语迟,不会说话或很少主动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 不听指令或听指令的能力差,无法理解基本的语意。 社交沟通能力受限,退缩,很少与小朋友玩,无法正确表达想法,会模仿别人的动作。 与人交流时目光对视时间短暂或无法对视,叫而不应,想要什么直接指或拉着家长拿。 重复、刻板的动作比较多,如反复拍手、反复转圈、跺脚、玩酒瓶盖、看风扇转动等。走路会踮脚,不正视前方,常跑来跑去。情绪不稳,急躁,不顺心时容易焦虑、发脾气,经常大喊大叫。 这些都是儿童孤独症的一些常见症状,如果孩子表现出以上症状, -
关注抑郁症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抑郁症患者自身非常痛苦,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严重者还可引起自杀。目前抑郁症患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多。抑郁症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据说,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程度不同的出现过抑郁状态。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在临床上就诊人数之少却与发病人数间存在巨大反差。人们对待精神和心理疾病,不像对待躯体性疾病,一旦得知患了躯体性疾病,求医心情会非常迫切。而对精神或心理疾病则不然,这正是我们多年的传统和文化在起作用。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病人受会到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另眼相看,甚至是嘲弄,病人会处于不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旦发病 -
抑郁症,什么才是真相
“最近太抑郁了”,“我都感到快抑郁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但据精神卫生专家说,能说出来的抑郁很可能不是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罹患抑郁症,从2005年-2015年增加了18%以上。抑郁症不仅高发,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自杀。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董汉振介绍,面对抑郁症,首先要区分抑郁症和抑郁症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一般持续2周以上呈现抑郁状态、且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同时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