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五院森田病区组织康复期患者进行户外游园活动
市五院临床心理森田病区是以森田心理疗法为特色、具有家庭化的服务设施及个性化的服务理念的科室,病区定期组织康复期患者进行户外活动,为消除其心理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提升自信心、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 为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促进其临床和社会康复,近日,森田病区根据周计划安排,组织部分患者到鲁泰文苑动物园游玩。他们在病区内经过1~2个月的临床治疗,经历了森田疗法卧床期、重体力活动期、轻体力活动期后,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观赏着笨拙的棕熊、灵活的猴 -
从抑郁走向阳光
51岁的王女士成长经历非常坎坷,近年来又罹患癌症,身体的病痛,化疗的折磨,外形的变化等一系列的打击使她一蹶不振,陷入了重度抑郁之中,茶饭不思,卧床不起,失去了生活的兴趣,甚至想一死了之。丈夫虽然用心照顾,每天在床边苦口婆心地劝慰,但始终没能改变妻子的状态,无奈之下来到市第五医院临床心理森田科接受住院治疗。 初见王女士,只见她面色晦暗,表情痛苦,很少说话且有气无力。值班护士面带微笑、以关切的话语接待并给予安抚,热情地介绍了主治医师、住院环境、同房间的病友等,使王女士渐渐感到松弛并展露出一丝笑容。之后 -
市五院临床心理森田科开展特色体育运动疗法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市第五医院森田病区开展的体育运动疗法,不仅仅增强了患者的体质,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还赶走了困扰他们已久的焦虑、抑郁症状,收获了健康快乐。 据医学研究,一定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能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使人体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们排遣压力和不快,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还能促进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可以减轻萎靡不振、思维迟缓,减缓郁闷紧张情绪,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 -
市五院临床心理内观病区手工制作“千纸鹅”
为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也为了让患者通过手工活动转移注意力、提升自信并得到有效治疗,市五院临床心理内观病区组织患者齐心协力手工制作“千纸鹤”。 这次活动,参与者将要合力完成一个“千纸鹅”,这个纸鹅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千纸鹤,而是由数百个折成三角形的折纸拼插而成,可以想见工作量很大。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作品,参与者自发的分工,有的裁剪纸张,有的做千纸鹅的组成部件,有的负责检查大家收集的“羽毛”,最后由带教老师把所有配件组装成”千纸鹅”。 患者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折纸上,因为纸片很小,一不小心就会 -
市五院内观病区开展团体心理游戏“找变化”
团体心理游戏是市五院内观病区的特色疗法之一,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每周五下午内观病区都会组织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项目。 本次团体心理游戏叫做“找变化”,由带教老师发给每位患者两张A4纸,患者独立完成两幅画,内容是自己的父母过去和现在的模样,分别画在两张A4纸上。完成后,患者自己比较两幅画之间的差异,并结合这些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参与者认真的在纸上描绘着自己心中父母过去和现在的样子,老师从旁边不时的提示着患者,比如过去父母脸色红润、眼睛有神、皮肤细腻;现在可能脸色苍白、眼神黯淡、皮肤粗糙, -
市五院内观病区真情服务 为患者打开心结
近日,市第五医院内观病区收到汪女士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内观打开心结,带来幸福多多”,简单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她对内观病区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认可及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汪女士3个月前出现情绪低落与情感高涨交互出现的症状,并伴有躯体不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汪女士辗转了几家医院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两个月前来到市五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进入内观病区接受治疗。内观病区根据汪女士的病情,帮其制定诊疗方案,经过近2个月的内观心理疗法结合药物系统治疗,汪女士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