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不理想 中学生频频自杀 快筑起心理“防火墙”

2008/10/28 8:18:17 点击量:

    期中考试刚结束,便有许多中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采取过激行事例见诸报端。比如《华西都市期报道,成都某中学初二学生拿到半学期考试成绩单后,发不理想,心头非常郁闷,便逃课家里,而且心烦意乱,竟拿出水在左手腕上割了一刀。见血流,吴某被吓住了,自己一边找胶血,一边拨打120求救。医生到很快帮他止住了血。另有一个男孩考完试后因为母亲说了他就从他家所住的21层楼的窗户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期中考试本来算不得一次很重考试,有些学生心里也明白这理,但为什么会对学生产生这的影响呢?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一个花季如果偶遇挫折就选择轻生,让遗憾的同时深感让今天的青少年锻炼健康强健的心理承受力已迫在眉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导致今天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的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中得到了充分关注,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得到别人的关照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关照一旦失去,就会认为自己陷入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思想上得不到解脱,就会走向极端。
    二、学校的顶尖教育和家庭的成龙教育,使独生子女形成了单一的追求,即: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学位。具体指标就是名次,绝对指标就是分数。家长和学校的本意,是想把分数和名次成为一个激励因素,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顶尖人物。当成绩这个支柱一折,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社会支持系统差的,就很容易通过轻生来解脱。
    三、独生子女缺少手足交往的经历,再加上有的家长刻意限制自己的孩子接触别的孩子,以至于当孩子踏入校门,必须独立交往时,不知如何跟同龄人说话、学习、玩耍,于是很容易陷入群体中的孤独,在遇到挫折时心理上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加之这一时期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绪处于极度不稳定时期。稍微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从而采取过激行为。
   四、精神生活质量低。独生子女的人生自由度太小,接受的主教育是学好数理化,接受的课外教育无非是琴棋书画,所以真正落实在孩子身上的是非常单一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内教育还是课外教育,绝大多数都是被指定的,从内容到方法到时间长度,孩子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心理疾病、病态行为或自杀,其本质都是由这种受压抑的、受束缚的
生活方式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