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贫困,心理不能贫困

2008/10/14 14:22:12 点击量:

    《鲁中晨报》7月22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陕北榆林一位父亲因为女儿考上大学,面对无力支付的高昂学费而服药自杀,撒手人寰,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悲痛,留给众人的则是深深的遗憾和思考。
    本来,考上大学对农门学子的父母来说,多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孩为自己争了光,高兴还来不及。但面对学费,对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在本已负债累累、举债无门的情况下,陕北的这位父选择了逃避,用自己的死来逃避一切,用一种自认为解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是个人精神或情绪的困扰达到难以控制自己而彻底“精神崩溃”表现。陷入绝境而又丧失抗争能力,愤怒和绝望让一部分人采取了自杀种极端手段。对于大多数意欲自杀者来说,选择死亡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择,并且经过长期的内心冲突,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这位父亲的悲剧除了源于对国家助学政策的无知外,更主要的是其心理素质的脆弱,导致其对生活压力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一边是生活贫困,已经欠了很多债,另一方面能够挣钱的门路实在太少,收入不足以维持全家的花费。而在传统观念中,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男人天经地义就应该挣钱养家,否则就是没有本事。这种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又不能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比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这又反过来加重了他的生存挫折感,使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最终选择了自杀。
    其实,经济的贫困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贫困”。从心理学角度讲,文化、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认知有很大影响,加上自身心理方面的缺陷,很容易使人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事情,看不到事物成功的希望,处于情绪抑郁、心理失衡的状态。特别是遇到应激因素的时候,比如象交大笔学费这样一个生活事件,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社会的支持,自己又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很可能陷入极端而不能自拔。
   现实越来越让人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在人的一生中精神贫乏比物质贫乏更可悲、更可怕。因此,除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改变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应乐观自信,努力消除自卑无助感,学会利用各种条件来帮助自己,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做个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心理上不贫困的“精神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