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则的护爱是一种伤害

2017/5/15 14:22:25 点击量:

武志红最新心理小说《巨婴国》,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病区,也呈现了一些相类似的病例。无原则的护爱,是一种伤害。我们呼吁不要以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二病区主任马秀青介绍说。

    人们的心理症结,跟每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休戚相关。每个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其背后一定存在有问题的家庭。

    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二病区曾收治过这样一位年轻女性,她30多岁的年龄,因为突发性心理事件入院治疗,社会生活经验却与她的年龄极度不符。医生查房时,只见零食摆满了她的病床,她背对着医生在吃零食。据说,父母和亲友来看望她带来了礼品,她只把喜欢吃的挑出来堆在床上,把不爱吃的扔了一地也不收拾,病区卫生员为她收拾,她还要求必须按照她的方式来摆放。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的过程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你能不能先把零食放下,现在面对着我?”“如果不能,你先吃零食,我一会再来,但我们要互相尊重。”查房医生轻轻的说。病人很快就照医生说的做了。在谈话中得知,她并非故意为之,这些待人接物的环节,她的母亲却从来没教过她。

    这位年轻女性从小受到父母无原则的溺爱,妈妈说“你只负责好好学习,别的事都不用干。”家里有洗衣机,但她并不会洗衣服,“因为妈妈没教过”。周末亲友来家坐客,母亲做了许多菜,她挑出自己喜欢吃的菜摆在面前自顾自的吃着。

    结婚后,爱人也和她一样什么家务活也不会干。面对这些,她的母亲干脆搬到她家住,承包了所有家务。不难看出,这位年轻女性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源在母亲身上。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家长。

    病区还收治了这样一位女孩,她因抑郁入院治疗。女孩自小受父母教育听得最多的是“家里没有钱”,“要好好学习”,“不能给家里惹麻烦”等话语。在其成长经历中,她过分掩饰了许多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表面看来自立自强,为的是不给家里添麻烦。大学期间,她花钱节俭、从不惹事,学习成绩良好,经常拿奖学金。

    但内在的她焦虑、自责,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冲突严重,后来终于撑不下去了。

    女孩住院期间坚决不让母亲陪床,她怕母亲耽误工作、怕母亲来陪护花钱多,怕给家庭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等等。

    但她的母亲却一门心思地想来院陪护,面对女儿一万个不放心,母女俩为此争执不下。医生劝说了母亲,鉴于女孩良好的自理能力,让母亲大可放心回家。但这位母亲回家后依然放心不下,甚至表现出极端焦虑,一天竟十几次打电话询问女儿情况,话语滔滔不绝。

    说到心理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过去在我国,家庭教育被认为是“无师自通”,其实不然。更有众多的家长过分地注重了物质养育,如只知让孩子“吃饱”、“穿暖”,忽视了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或者把这些单纯寄托于幼教和学校。

    受不正确理念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长期缺乏标准和规范。加之在孩子幼年期时,许多家长正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的时期,往往无暇顾及,错过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着眼于身心健康的标准,应该进行哪些知识储备?作为一名家长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家庭教育如何进行?这都是一些值得社会和年轻家长思索的问题。

 受访专家简介马秀青,女,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病学与心理卫生专业,现任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二病区主任,研修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原所长、森田疗法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崔玉华教授。从事心理科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用森田疗法治疗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等神经症抑郁症康复期分裂症等被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库科普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滨州医学院精神卫生学讲师、山东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和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