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心灵的密码
2015/9/15 8:40:40 点击量:
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孙秀珍
钢窗铁门,全封闭管理,天天面对精神异常、间或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岗位。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有这样一支医护队伍,他们面对的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异常的患者,治疗这些病人不仅仅靠药物,更需要关爱和心灵的引导。在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是医生、护士,更是全面呵护病人的亲人。
“心病需用心药医”,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每个工作环节无不渗透着对心灵的呵护和关爱。
她,是一位50多岁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刚入院时,连病区工作多年的老护士都惊呆了。病人蓬头垢面、臭味刺鼻,全身上下衣服粘满了粪便,由于她有低头咬衣服的习惯,嘴里也是粪便。她的家人虽说憨厚老实,对她也很关心,但由于对精神病人的惧怕,都不敢靠近她,疏于管护。时间一长,就干脆把她单独锁到一个屋子里,致使她二三年不出屋,几乎是在床上吃喝,在床上拉尿。
入院后,几名护士一起帮她料理卫生,用了足足两个小时才帮她洗刷干净,理发、剪指甲、换上清洁的病员服。
在精心治疗和周到护理下,这位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刚入院时,她什么也不知道,无法沟通交流,大小便随时随地解决。“进了我们的门,就是我们的人,我们要对病人的一切负起责任”。她不配合服药,医护人员就买来糖哄着,一口糖一口药;引导她定时定点大小便,并对她点滴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
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还细心观察,悉心揣磨她的心理。一次,她的丈夫抱着孙子来院看望,她仿佛在一瞬间停止了一切错乱行动,与之前判若两人,只见她眼睛发亮,眼神里充满了爱抚,言语、行为都无异于常人。这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切,亲属当时并没有特别在意,但却被与她朝夕相处的医护人员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这一刻,他们读懂了病人的心理:病人想家、想孙子了。亲情陪护是最好的治疗措施之一。
于是,医护人员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常与她话家常、聊亲情,让家属录制了她孙子喊奶奶的录音,当听到孙子稚嫩的声音时,她泪流满面。
为促进病人更好治疗,医护人员专门给她亲属打电话,要求亲人增加来院看望的次数,增进与其沟通交流。以上举措很凑效,这位病人得以顺利康复。
在她出院回家后,医护人员还登门随访,惊喜的发现她在家不仅能带孙子,还能做饭,收拾家务,精神状态恢复如常。
“读懂心灵的密码”,这在精神科是临床治疗的前提,对心灵的呵护、支持贯穿于各个医疗护理环节。
精神科医生对病人的观察治疗以及临床思维也鲜为人知。近期记者在采访中曾跟随医生查房。这是一位30岁、来自山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你是什么原因入院?”查房中医生问道,“我是精神分裂症住院”,“过去在家干什么”,“我种过地”,“家里还有什么人”,“我和父亲住在一起”,“现在睡觉怎么样”,“睡觉好多了”……这位病人刚入院时,不言不语不配合,而且有轻微自杀倾向。查房后,医生对这位病人一段时间的治疗做出评估,认为病人的认知和对治疗的依从性都有明显的进步,但交流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够。记者看到,在交流中病人始终直挺挺地坐在床上,表情呆滞,低头作答,问一答一,缺乏主动语言和行为。
第二位病人思维异常活跃,话语滔滔不绝。这是一位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时他从二楼上跳下。入院后经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交流中,病人不仅述说自己的情况,还介绍了父母、叔叔的情况。医生告之他即将治愈出院,并问他出院后有什么就业打算。病人告诉医生准备开个蛋糕店,并且已经从网上搜集了许多资料。医生认为,这位病人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再经过一段时间巩固治疗,就可以回归社会了。
疗心须知心,打开心结,方释放心灵。精神科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设立了工娱疗室,开设有文体以及手工等多个工作和健身项目,面向病人全天候开放;病区定期开展医患互动制作餐点等炊事活动;组织康复期病人外出购物,走出医院,适应社会,使病人通过健身、娱乐,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几率,保护和恢复社会功能。
多年来,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这个花木葱茏的院落,时常飘来阵阵乐曲声。定时乐器演奏,大型节日医患同台演出,这是该精神卫生中心探索新型治疗模式的又一道风景线。
悦其心,立其志,滋养精神。
教育和治疗同源,好医院就是一所好学校。